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雄伟的钟鼓楼和饱经风霜的古城墙彰显着西安独有的肃穆与厚重。城墙边上,西部超导“低调而频繁”地进行着科技创新。成立13年来,西部超导凭借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一次次填补国内高端材料领域空白,创造着世界材料产业的“中国时刻”。近期,全国股转公司联合上海证券报主办的“走进新三板公司”大型调研活动调研组走进西部超导,实地探访这家新三板明星企业,发掘其作为高端钛合金和超导材料领跑者的真正实力。
硕博扎堆 深入一线
在西部超导陈列室,高端钛合金棒丝材、超导线材、超导磁体等生僻的专业词汇布满了展示墙。“聚集人才,成立公司,就是为了填补国内空白,特别是我们国家在国防军工方面的急需材料,然后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公司董事长张平祥说。
据介绍,西部超导拥有642名员工,其中博士40人,硕士130人,此外还有6名院士作为技术顾问,技术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约30%,本科以上学历员工占员工总数60%。由此可见该公司人才实力与科研底气。
在常人眼里,博士可能更多的是从事科研或学术工作,而西部超导的博士大都在一线奋斗。每个车间的技术主任都是博士,博士善于用笔也会用工具。西部超导的理念是,培养创造生产力的博士。因为他们认定,如果一个企业搞技术的和搞生产的打不成一片,这个企业是不会有前途的,这也是他们这帮科学家在“投身”产业后总结出来的经验。
正如张平祥所言,西部超导的确用“优秀人才一线奋斗”创造出优异的科技成果。目前,西部超导已是国内航空用特种钛合金材料的主要研发生产基地,也是国际上唯一的低温超导合金棒材及线材全流程生产企业。在低温超导材料实现产业化后,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在该领域实现大规模产业化的国家。
“钛合金材料在航空器上的运用,主要是看它的抗疲劳性能,传统的钛合金可能拉伸10次就断了,而我们的产品能拉伸100次,我们的工艺和配方都是国内领先的。”张平祥骄傲地告诉记者。
据记者了解,西部超导自成立以来,已先后建成了国际先进水平的航空用高端钛合金棒材专业化生产线,以及国际一流、国内唯一的NbTi和Nb3Sn低温超导线材生产线。现已具备年产航空用特种钛合金筑锭6500吨、棒丝材4800吨、NbTi、Nb3Sn低温超导线材400吨的生产能力。
同时,公司依托 “超导材料制备国家工程实验室”、 “陕西省航空材料工程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成果转化平台,开展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等研发和工程化,先后承担国家、省、市、区等各类科技项目近百项,取得百余项专利技术,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均有较强的影响力。
锐意创新 竞技欧美
公司高管告诉记者,西部超导要不断做新的东西,解决关键问题。材料是制造业的基础,中国在高端材料方面与国外差距很大,公司已经解决了飞机机身结构件和航空发动机钛合金材料的问题,但在高温合金领域的问题还有待解决。
据介绍,西部超导曾制定为了国家加入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组织的人造太阳计划,致力于实现中国超导材料的产业化。公司当时的第一目标就是满足热核聚变项目的需求,为我国以正式成员身份参加的目前世界最大的国际大科学工程项目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提供关键主要材料。
核聚变研究是当今世界科技界为解决人类未来能源问题而开展的重大国际合作计划。与不可再生能源和常规清洁能源不同,聚变能具有资源无限、不污染环境、不产生高放射性核废料等优点,是人类未来能源的主导形式之一。
“当时在法国的工程堆需要超导线,订单是50多个亿,我们只拿了6个亿的订单,因为我们不敢接,对方要求的产品当时在国内尚处于实验阶段,并没有产业化,我们不知道到底能不能做。”张平祥说,6亿元的订单对彼时的西部超导来说,任务非常重。但我们都明白这件事的重要性,所以必须要抓住这个机会。
在全体员工齐心协作下,西部超导于2015年全部完成了ITER项目公司承担生产的材料订单。“法国这个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建完,我们就已经掌握中式规模堆的搭建,下一步我们要建一个比法国规模大而且更接近实用的工程堆,我们正在设计。”张平祥说。
此外,西部超导在超导领域实现磁共振人体成像仪(MRI)用超导线材产业化,开发满足超导加速器及15T以上特种高场磁体用超导线材制备技术。未来,公司还将实现300mm磁控直拉(MCZ)大尺寸单晶硅用超导磁体产业化,拓展超导磁体在舰船综合电力系统、污水处理等新领域的应用,积极发展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在地质灾害预报、探矿及心磁测量等领域的应用。
扎根三板 业绩稳增
除了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前列,西部超导在利用资本市场助力公司发展方面也不甘落后。2014年末,公司顺利挂牌新三板,开启了资本征途。
挂牌之后,公司业绩实现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5年,公司实现净利润分别为6172万元、8888万元、1.37亿元。据公司2016年半年报披露,公司在上半年实现营收4.74亿元,净利润为9651万元,同比上升40.95%。
不仅如此,公司还在资本运作上动作频频。2015年9月底,公司更是完成首次融资2.25亿元,主要用于镍基高温合金项目。据悉,镍基高温合金一般用于制作航空、航天发动机的涡轮盘与叶片等结构件。目前,该项目进展顺利。
公司目前正在实施第二次融资,计划募集资金近10亿元,建设航空用特种钛合金扩能技改项目、公司企业技术中心。“今年募集的资金,是为了扩大产能,因为军工对我们拉动很大,我们的产能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张平祥告诉记者,因为公司产品在国内没有可替代性,这也是公司要扩大的产能的主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03年西部超导成立时,公司就采用了混合所有制和管理层持股,而公司的大股东是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公司高管表示,虽然公司股权是多元化的,但股东必须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二位。
对于未来的发展,西部超导信心十足。“超导材料的门槛非常高,我们国家的超导市场相对欧美国家起步较晚,是一个需要培育的市场。”张平祥说,公司历经13年的发展已逐步走向成熟,公司的目标是做“百年老店”。
图片来源:找项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