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南充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是四川省农业大市,同时又是国家规划定位的区域中心城市。市第六次党代会确立了实施“155发展战略”,做大做强“现代农业千亿产业集群”,推动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做特做精,力争到2020年全市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产值突破1000亿元。
“走集约、高效、安全、持续发展之路,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10月30日,市农牧业局局长滕明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到2020年,全市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实现产值千亿元以上。在具体着力点上,南充将奋力推进“五百一千”六大产业工程,到2020年,全市将建成以“千公里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带”为重点的特色产业基地。
实施百万亩生态粮油基地建设工程
积极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核心区建设,深入实施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抓好“四新”推广和“六良”运用,加快建设粮经复合产业带和集中发展区,重点打造国道318嘉陵沿线、阆(中)西(充)线、潆(溪)新(政)线、新(政)马(鞍)线、高(坪)营(山)线、西充至射洪沿线等6大生态粮油产业规模基地。到2020年,建成生态粮油产业基地165万亩,优质特色粮油产量达到100万吨。
实施百万亩特色果业基地建设工程
着力建设“中国甜橙之乡”,以嘉陵江流域为主轴,重点打造高坪南前线、嘉陵成南线和西充西凤脐橙产业片、充国香桃产业片、蓬安锦橙100号产业片、营山血橙产业片、南部柚子产业片、阆(中)仪(陇)杂柑产业片等8大特色果业产业规模基地。到2020年,全市特色果业基地达到120万亩,年产优质果品150万吨。
实施百万亩蔬菜和中药材产业基地建设工程
着力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城郊专业蔬菜保障基地,以嘉陵江沿线、国道212线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两线一区”为重点区域,实施城郊专业蔬菜基地建设项目;依托仪陇中味、烟山冬菜厂等加工企业,在蔬菜生产优势区实施蔬菜原料加工基地建设项目。以阆中、南部、仪陇三县(市)为重点,着力建设省级中药材基地县。依托康美药业、木兰郡、百草庄园等龙头企业,实施中药材原料基地建设项目,建成阆中、南部、仪陇三大中药材产业片。到2020年,建成标准化主城区保障性蔬菜基地20万亩、蔬菜原料加工基地50万亩,年产商品化蔬菜180万吨;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30万亩。
实施百万亩现代蚕桑产业基地建设工程
夯实“中国绸都”产业基础,加快推进桑园标准化建设和轻简化栽桑养蚕技术示范片建设。依托南部先锋、西充友林等蚕业合作社发展现代养蚕示范片100个,桑园综合利用示范片10万亩;依托南充劲椹、阆州醋业、千年绸都第一坊酒业等桑果加工龙头企业,发展标准化果桑基地10万亩;积极推进国家级蚕桑标准化示范基地、省级优质蚕茧基地县建设,建成高标准桑园80万亩。到2020年,全市蚕茧产量达到3.5万吨。
实施百万亩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工程
着力珍稀林木、速丰林和木本油料等三大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国道212线、潆(溪)马(鞍)线、营(山)长(乐)线“一区三线”珍稀林木示范基地,嘉陵江沿岸及南部、阆中、高坪、营山“一江四县”速丰林核心产业带,万亩核桃产业示范基地和油橄榄、油用牡丹、花椒等特色木本油料基地。到2020年,建成珍稀树木基地30万亩、木竹原料林基地210万亩、木本油料基地60万亩,工业原料林木供给能力稳定在400万吨以上。
实施现代畜牧产业增量提质工程
坚持“稳猪禽、兴牛羊”畜牧发展思路,大力调整畜牧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千万头生猪产业工程”和“牛羊富民工程”。生猪产业上,巩固壮大8个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建成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肉牛产业上,依托国家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加快建设阆中、南部、仪陇、营山等4个肉牛标准化生产基地县;肉羊产业上,重点建设营山—嘉陵、顺庆—南部200万只优质黑山羊产业带;家禽产业上,积极建设生态城郊肉(蛋)鸡养殖产业带项目,以温氏集团、绿科禽业等为龙头大力发展全自动化蛋鸡养殖、一体化肉鸡养殖;肉(獭)兔产业上,快速推进国家獭兔产业发展战略基地建设项目,将仪陇“中国獭兔第一县”做实做响做强;水产产业上,积极实施水产健康养殖,大力发展100亩以上集中成片的优势水产品养殖示范基地。到2020年,全市建成种畜禽场200个,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000个,出栏生猪1000万头、肉牛20万头、肉羊300万只、肉兔2000万只、家禽1亿只、水产品总产量11.5万吨。
图片来源:找项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