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婚姻生活中,时间久了,会因为无聊乏味而到达倦态期,通常称为“七年之痒”。
农庄也是如此。一个再新奇特的项目,也会随着时间推移变得平淡无奇,逐渐进入消费者的审美疲劳期,或者直接被新起来的农庄所取代。
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加速度”,“七年之痒”或许只需四年、两年。甚至一些项目基建尚未完工,就面临转型升级问题。
“七年之痒”真的是魔咒吗?农庄如何持续处于“保鲜期”?
湖南一家农庄,以渔场和有机绿色果品采摘为主,其中水面约占整个农庄的三分之一。平常以垂钓、餐饮、水果采摘为盈利收入,辅以莲藕、鱼虾、绿色蔬菜等副产品。
刚开始,生意红红火火,水果采摘虽然季节性很强,但开业前两年整体算下来,刨去所有日常开支,还略有盈余。
但好景不长,进入经营第三年,在周边不足三公里的地方,出现了三家类似的农庄,并且项目和玩法、餐饮的装修标准都比自己明显高出一个档次。
很快,这家农庄的客流锐减,生意一落千丈,庄主开始思索如何转型升级?
经过和身边朋友的多次磋商,他最终决定从四个方面来调整:
1、内部节流,精简工作人员,从工人到厨师,全部进行岗位职责梳理。整体下来,砍掉三分之一的人员编制。
2、针对农庄新意不足问题,增加新鲜项目。一是亲子类的游玩设备,二是增加观赏性的花木。
3、针对水果旺季采摘不完剩余较多的问题,农庄购买了一些新设备,做起了食品和果肉的深加工。
4、试水电商,解决蔬菜、鱼虾、水果、深加工产品的售卖问题。
然而,他很快发现,虽然投入了不少费用,但是这些转型都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
比如,精简人员确实降低了成本,但也部分影响了工作的效率,更重要的是,人心开始动荡了。增加的一些花木和设备,虽然花了不少钱,但是并没有形成引爆点,投入和带来的收益严重不成正比。
农产品深加工项目,由于规模较小,根本产生不了太大的品牌影响和净收益。至于电商,前期赔钱搞活动时候有销量,一旦活动取消,立刻变得异常冷清。
这个农庄的案例,其实是目前农庄界的一个缩影。在休闲农庄的大风口中,农庄一方面享受着消费红利,另一方面又面临种种困境。
1、项目生命周期越来越短
如果说前些年,农庄还是典型蓝海的话。那么随着这个风口的愈演愈烈,农庄之间的竞争也将很快进入白刃战。
有竞争,就有淘汰。越来越多的农庄会随着新农庄的崛起,而变得落后、无趣。尤其是随着一些跨界人士的进入,给这个行业带来了诸多新的思维和玩法,让许多之前沉迷于农业的庄主眼花缭乱,措手不及。
新的主体不断涌现,旧的主体为了生存就面临升级、转型。如果说之前是“七年之痒”,那么现在在资本裹挟下,往往四年就痒,两年就痒,甚至不少农庄基建工作都没有完全成形,就要面临着再次转型升级。
2、转型升级比创业更难
农庄出现“七年之痒”后,都会谋求转型,然而一番折腾后,往往发现,转型比创业还要难。
这种难,一方面是农庄已经有了现有的框架,修修补补很难形成新的引爆点;另一方面,很多庄主在自我意识上,很难有打破常规,重头再来的勇气。
而对于新的农庄而言,只需对照之前农庄,有的放矢地做升级即可。
3、农庄再也不会“躺着赚钱”
在需求大于供给的阶段,很多农庄只要有吃有玩,开张就能车水马龙。
但如今,传统的采摘模式和农家饭已经沦为了配套服务,有机与绿色的个性诉求不再具有消费诱感力,游乐项目形成不了传播轰动性,农庄能拉动客群持续消费的筹码越来越少……
可以说,随着市场的竞争和需求的多样化,农庄躺着赚钱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
一产是农庄最好的保鲜膜
农庄为什么会发生“七年之痒”,想要解决这个“痒”,为何又往往无功而返?
这些问题,表面上看是因为新老更迭,用户喜新厌旧。但根本原因,还是自身特色不够,产业基础不牢,转型升级时缺乏发力点。
就像夫妻之间,如果没有感情基础,没有共同语言,缺乏共同的价值观,那么最终的“七年之痒”就会变成不可挽回的婚姻转折点。
现在很多农庄,往往不愿意在一产上下重功夫。庄主从拿地开始,就是一二三产同时发力,或者把一产当摆设和道具,只顾二三产。
如此的好处显而易见,毕竟作为投资人而言,再有情怀,谁也不会反对早日见到效益。
但是缺点也非常致命:没有一产做基础,凭空而来的二三产,无论是再花哨、再潮流、再有特色的项目,都极易被后来者有针对性地模仿抄袭升级。
你有餐饮,我也可以上;你有垂钓,我也可以挖池塘;你有木屋,我可以搞更轩的帐篷酒店;你去上海买儿童游乐设施,我就去德国进口……
而如果你有十年基础的奶牛场,然后在奶牛场的基础上做深加工品牌、做文创、做休闲体验、做大自然课堂。那么,这种结合了自身特色的二三产,恐怕就不是一个跨界而来的后来者能够轻松模仿。
所以,有“七年之痒”的农庄,大多都是感情(一产)不牢固,急着开花结果,最终适得其反,造成保鲜期过短。
想要规避“七年之痒”,不想短短几年后就被后来者超越,那么最好的途径就是把一产基础做扎实,让二三产像蔬菜一样,从地里顺势长出来,而不是人为拔苗助长。
来源:参见庄主
图片来源:找项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