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2月乌镇互联网医院高调亮相后,国内互联网医院的发展悄然提速。今年前8个月,国内新成立的互联网医院多达17家,湖北、浙江、河南、甘肃、广西、河北、贵州、上海等省市医疗机构纷纷宣布加入互联网医院的大军。如何让医生把更多的时间解放出来用于互联网医疗,是平台发展的关键。对于主要提供碎片化服务且同类产品越来越多的移动医疗,能否迈过资源积累这个门槛仍是个大难题……
在百度里搜索最出名的乌镇互联网医院,出现的是微医网站,乌镇互联网医院是微医提供在线医疗服务和远程会诊服务的在线诊疗平台,而微医的前身是——挂号网,乌镇互联网医院被誉为互联网医院的试点。
我们搜索了“甲状腺结节”,页面上出现了在微医上注册的上海医生,每个医生的介绍中都注明了医院、科室和主治项目。但是,想要和这些医生直接交流并不是分分钟就能做到的事,每个医生提供挂号、图文、电话、视频四种联系方式,电话问诊和视频问诊要根据医生开诊时间而定,需要预约。
如果不是非常复杂的疾病,图文问诊应该是患者最常用的方式,简述自己的症状或者上传自己的病历卡、片子等,就可以等候医生回复了。网络带来了高效和便利,但也同时要付出相应的金钱。上海中山医院内分泌科一位主任医生的图文问诊,一次收费100元,视频问诊是200元一次,据网站显示,问诊费由医生自行设定,平台不收取额外费用。
当然,微医中也有免费问诊,据了解,乌镇互联网医院招聘了一批全职的全科医生,提供在线咨询、预约门诊等服务。我们随机询问了一位医生,回复很快,基本上每个问题十分钟就可以收到回复,最后,这位医生建议到线下医院确诊。
虽然线上咨询最为便利,但大多数移动互联网医院的定位仍然是复诊。有用户表示,当一个新的患者来到互联网医院时,可能需要把他初诊的各种检查结果上传给医生,待医生看过后,与医生进行视频问诊。然后,医生开药,药品通过国药配送或者患者自己到网上药店购买,一两天后到货,这样一长串的体验未必比到医院看病强。
一些医生认为,目前较为适合网上首诊的是皮肤类疾病,拍张照就可以客观地展现病情。
业内人士分析称,网上提供健康咨询的方式还停留在移动医疗的1.0时代,因为它并不能完全为患者解除病痛,仅仅只是增加了认知,很难产生商业价值。
地方政府发牌,政策陆续放行
进入2016年,互联网医院的上线速度明显加快。4月6日,微医、好大夫在甘肃、宁夏银川上线互联网医院。随后,七乐康与广州市荔湾区中心医院达成合作,共建互联网医院。6月18日,阿里健康网络医院落户甘肃金昌。
医疗机构向来对资质要求是严格的,移动医疗又是医疗行业的新产物,对于这样一种新生事物,该如何判断它的资质?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只有医疗机构才可以做线上诊疗,所以先要成为一家医疗机构,按照医疗机构的申请、审批流程,拿到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互联网医院拿到“牌照”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本身就是一家医院,现在上线做互联网医疗;第二是新建或者收购一家医院进行许可证的申请。
据了解,现在所谓的“牌照”都是试点,而且多数是地方政府发的,更多的移动医疗机构则更倾向于和当地医院合作。今年1月,阿里健康成立了阿里健康网络医院,入驻了全国各地的医院和医生,阿里健康副总裁马立表示,阿里健康网络医院是由医疗机构入驻阿里健康的网络医院平台,因此医生资质由医疗机构负责。
患者习惯未养成,医保支付仍是瓶颈
在上海长海医院的公众号上,提供实时挂号、支付、预约、看报告等在线功能,甚至可以看到排队等候结果,也可以预约专家号,这是长海医院和金蝶医疗共同开发的一个在线平台,但相对于一天三万人次的门诊量,今年7月开发的平台到9月底也只有7万人绑定了银行卡,实际产生交易的只有4万人次。
长海医院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很多人都没有线上使用的习惯。“以支付为例,对于有上海医保的市民来说,他并不愿意自费治疗。目前由于医保还没有放开,在长海医院的公众号上支付,即使有医保,也需要先垫付,就诊完成之后,凭医保卡到医院的自助机上完成退费,此前垫付的医保费用才会退还。”
阿里健康也面对类似问题。目前,阿里健康网络医院开展的业务包括皮肤科、综合内科、中医科等多个科室,但如果医生判断患者需要到线下化验,甚至住院和手术,还是会建议患者回到线下接受进一步的诊疗。患者获得处方后,可选择方便的方式自行购买。在医保方面,也不支持在线直接医保支付。患者想用医保,必须要到线下可以用医保支付的药店。
在医保方面,各地的政策都不一样。在深圳,居民有金融医保卡,这张卡纳入了金融功能,并且人社局也已经授权,深圳的患者把这张卡绑定微信或支付宝后,同样可以使用医保。
业内分析称,患者到线下医院去看病的习惯根深蒂固,很难快速转变,医疗行业不像打车,看病就医是低频服务,所以习惯的养成会更漫长。
医生本就稀缺,为什么要为移动医疗服务?
不管是传统医院还是移动互联网医院,对于医疗机构来说,核心是医生,医生的质量、数量、美誉度等直接影响着医疗机构的品牌。
目前,大多数平台如乌镇互联网医院、好大夫在线、阿里健康等,都采用医生或医疗机构入驻的方式,众多平台间也经常要“抢资源”。
长海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冯睿曾接到过各种平台的邀请,邀请他去参加一台手术,或者问诊一些疑难杂症。冯睿还是比较喜欢这种方式的,他认为,这些平台可以提高医生的知名度,也可以增加收入。但实际情况是,自己医院的本职工作也很忙,每年要坐200多次飞机在各地会诊。让冯睿并不能完全从医院体制中脱离出来加入移动医疗平台的另一个原因是,这些平台并不能像医院一样,提供好的设备和科研支撑,未来此类平台也不会取代医院的位置。
业内分析称,如何让医生把更多的时间解放出来用于互联网医疗,是平台发展的关键。“实体医院的医生本来就很难挂上号,要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在移动医疗App上回答问诊有点不现实。”
一位移动医疗领域分析师表示,纵然移动医疗行业融资频频,可医生数量的天花板就在那里,尤其对后来者而言,邀请医生注册入驻容易,用户活跃度才是成败与否的重点。互联网医院需要的是专业医生,原本资源紧张的医院却要抽调出医生来为患者提供远程医疗服务,这样的方式方便了患者,但未必能提高医生的效率。
对于主要提供碎片化服务且同类产品越来越多的移动医疗,能否迈过资源积累这个门槛仍是个大难题。
图片来源:找项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