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支撑东北的长期发展,发改委提出东北振兴重大政策,投资1.6万亿开展130个重大项目,推动形成东北新一轮发展的长效机制。2016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发布,指出要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积极推进落实“互联网+”行动。新时期的发展契机,吉林省如何紧抓国家政策利好,促转型、谋发展至关重要。2016年8月,范周教授被聘为吉林省文化专家智库首席专家,并做了吉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题报告。现将讲座内容整理发布,以飨读者。
三个感受:资源丰富、空间广阔
富矿留存,文化资源基础雄厚
吉林省文化资源丰厚,以长影集团、吉林出版集团、吉视传媒为代表的文化企业资源,以白山松水生态文化、黑土地农业文化为代表的特色文化资源,以满族说部 、朝鲜族长鼓舞、东北二人转为代表的非遗文化资源,以伪满洲国皇宫及文物资料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吉林文化建设留存了珍贵的富矿。这些资源是吉林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基础,在此基础上吉林的文化发展、文化传承、非遗保护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未来发展奠定了有利条件,提供了广阔空间。
政策频出,文化企业商会助力
文化产业的发展,政策支持是保障。吉林省近年来先后制定出台了《吉林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吉林省千名文化产业拔尖人才开发计划》,为吉林省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红利。2015年4月,吉林省文化企业商会成立,以文化产业资源整合和项目引进为驱动力和突破口,致力于优化产业结构、打造文化品牌、提升吉林省文化软实力。文化企业商会在谋划吉林的文化集团未来发展方面有思路有想法,但成果不凸显,怎样凝聚优势、盘活资源至关重要。
迫在眉睫,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互联网+”时代到来,颠覆和重构了文化产业中既有的传统模式。传统文化产业的固有模式已然不能适应新时期的经济发展要求,陷入发展困境。传统文化企业如何在新一轮社会与国民经济发展中创新突围,打破现有条件的制约,如何推动文化产品走向全国,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五大建议:整合资源、创造蓝海
明确定位,思路清晰
无论是产业发展还是企业建设,定位决定高度。吉林省的文化企业及产业园区发展只有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定位,才能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占领产业制高点。以吉广传媒国家广告产业园为例,园区硬件建设、传统广告发展以及正在推动的新型现代印刷企业都呈现较好态势,但数字互联网背景下在转型升级、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方面他们虽有思考但思路不够清晰。因此企业定位至关重要,投入多寡并不意味着市场反馈好坏。
聚合资源,人才培养
人才是文化发展的核心要素。据统计,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749万人。吉林动画学院作为特殊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基地标志,如何在此基础上发挥吉林长春大学城的作用,做到产学研相结合、以产业发展带动人才培养、以人才培养聚合国内外优秀师资资源,与学生的毕业就业、创业有机结合,发挥大学经济、大学产业圈、经济圈的辐射带动作用,是解决吉林文化产业发展人才流失问题的有力手段。也正是基于此提出围绕大学周边的产业园建设应该是地方政府与高校联手打造新的特色产业圈、产业带。
转型升级,未雨绸缪
首先,要在已有的传统的文化产业基础上做好转型升级。吉林省领域集团推动装饰设计、在线装修APP研发及创意设计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一系列举措,给了我们一个新的启发,面对全国同行业都不景气的情况下能够转型成功、未雨绸缪,不断通过信息的影响刺激,使他们能够抓住先机、一马当先,和市场紧密结合,类似企业不胜枚举。其次,转型升级的问题上,长白山雪文化与广袤的特色农业文化融合值得思考,转型升级不能停留在纸面上,要落实到实际发展举措上。
资源整合,释放活力
首先,挖掘整理转化传统文化资源。伪皇宫衍生产品开发是一座文化富矿,长影是全国人尽皆知的文创富矿,还有著名的工业摇篮一汽等等,吉林省具有开发价值的文化资源不胜枚举。其次,释放文创元素活力。一流品牌的文创元素如何释放出来,应该做专门研究、规划和发展,要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打通资源、相互借力,发挥应有作用,资源的再利用再挖掘是发展前提。
科技先行,谋划未来
科技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力量,将会不断带来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在未来发展中,科技先行是重点。吉林省林田远达形象集团从发展了30年的标牌企业,现在转型为多元文化、多元业态整合的新兴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还储备了一些未来的文化产业新千人计划等工作室,提早谋划,提前进行科研投入,这样的企业不多但是是未来的方向,“干一看二想三”。文化产业在做深度谋划,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沟通信息形成了很好的思路,让未来发展中文创发挥更大作用。
图片来源:找项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