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阿里文化娱乐集团的正式成立宣告了阿里大文娱从概念板块走向实体公司的落地;那么,俞永福正式掌舵阿里影业,则说明了阿里大文娱业务整合在加速,进入组织结构和业务模式的升级提速时刻。而俞永福从大文娱小组长到2+X的业务矩阵,再到如今接手阿里影业,足以说明阿里影业在阿里大文娱版块中是重要的先遣部队,只有把这一炮打响,整个大文娱版块的基础才能完全拓实。那么,对于阿里影业而言,俞永福执掌之后将会带来哪些变化?
阿里正式成立文化娱乐集团:俞永福任CEO,古永锵未来专注于投资
11月21日,阿里影业发布公告称,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董事长兼CEO俞永福即日起接任邵晓锋出任阿里巴巴影业集团董事局主席。
邵晓锋于2014年6月以阿里巴巴集团秘书长,阿里巴巴集团风险委员会主席的身份兼任阿里巴巴影业集团董事局主席至今。服务于阿里影业两年多来,邵晓锋主导了阿里影业对粤科软件、博纳影业、大地院线以及斯皮尔伯格旗下的Amblin Partners等产业链公司的并购或战略入股。凭借其令人信服的领导力以及对互联网的深度理解,帮助阿里影业实现了从传统的影视制作公司,到基于互联网的全产业链娱乐平台的飞跃式转型。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表示:“我们坚信以阿里影业为代表的阿里大文娱,将会让年轻人更好的享受生活,对未来充满乐观。我也特别感谢邵晓锋为阿里影业奠定的基础和开创。十几年来,每逢阿里巴巴的重大时刻与变革节点,前沿都有一群像邵晓锋一样的优秀的开拓者和开创者,面对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敢于承担,坚韧不拔,勇于创新和突破。我们相信俞永福将会带领阿里影业进一步开拓和创新国内外市场,用更多更好的作品,引领中国娱乐文化产业的升级和变化”。
俞永福说,“非常荣幸能够接力邵晓锋服务阿里影业的消费者和投资者。阿里影业新任董事会将基于市场形态和技术革新趋势,依托阿里巴巴大文娱业务的优势资源和良好业务环境,专注创新,在行业发展规律基础上探索并提升内容行业的发展路径,为投资者创造可持续的长期价值”。
一、频繁的人事调整
回顾一下,不难发现,自宣布成立阿里大文娱板块以来,阿里旗下几大文娱业务的一举一动都成为了外界关心的焦点。
在宣布成立之初,阿里大文娱的领导机构为产业发展小组,即以古永锵为产业发展委员会主席,协助集团制定大文娱产业长期发展及投资布局战略;以俞永福为阿里巴巴大文娱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全面负责阿里巴巴大文娱版块的领导和管理工作,二者之间的汇报关系当时也并未做明确划分。
9月19日,阿里大文娱宣布了首个人事变动消息,即杨伟东兼任阿里音乐CEO,高晓松任战略委员会主席。此后传出古永锵离职的消息,记者向古永锵求证这一传闻时,他表示“马跑久了也需要歇一歇。”
10月31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正式筹建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包括:优酷土豆、UC、阿里影业、阿里音乐、阿里体育、阿里游戏、阿里文学、阿里数字娱乐事业部几大业务板块。同时,筹集规模超100亿元人民币的大文娱产业基金,长期坚定地投资未来的文化娱乐生态。俞永福出任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筹)董事长兼CEO,分管大文娱版块各公司相关业务,向张勇汇报。
11月21日,俞永福接任邵晓锋出任阿里影业董事局主席,也是阿里巴巴文化娱乐业务板块整合持续深入的最新举措。阿里影业称俞永福任董事局主席,将加快阿里影业与阿里巴巴大文娱版块其他业务的合作与协同,同时也意味着大文娱业务的整合提速。
据了解,自出任阿里文娱公司CEO以来,俞永福已经在密集地约见各子业务板块的负责人,会诊业务及调整架构,预计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阿里大文娱内部还会有更多人事变动的新闻公布。
如此频繁调整的背后,也说明了阿里对文娱业务重视程度的加深。此前阿里宣布从2017财年起,收入项目中的“移动媒体及娱乐”将从“其他”类别中分列出来,当时即有分析称这预示以UC、阿里音乐、阿里体育、优酷土豆为核心移动媒体及娱乐矩阵,已成阿里巴巴继电商业务、云计算之后的新主营业务和核心收入来源。
二、俞永福掌舵阿里影业
俞永福掌舵阿里影业,成为业界关注的大事件,不仅因为阿里大文娱是站在风口的,更因为俞永福也是中文互联网业者的中坚力量之一:
2001年初,作为创业员工加入联想投资,历任投资经理、副总裁。
2006年年底加入UC公司,任UC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2014年,UC全面并入阿里巴巴,任阿里UC移动事业群总裁,任高德集团总裁。
2015年3月31日,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俞永福正式兼任阿里集团旗下网络营销平台“阿里妈妈”总裁职务。
2016年6月15日,阿里集团宣布正式成立“阿里巴巴大文娱版块”,包含集团旗下阿里影业、合一集团(优酷土豆)、阿里音乐、阿里体育、阿里游戏、UC、阿里文学和阿里数娱8个领域的业务。并宣布由俞永福出任阿里巴巴大文娱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2016年11月21日,接替邵晓锋成为阿里巴巴影业集团董事局主席。
从投资经理到副总裁,创业到加盟阿里巴巴,从大文娱小组长变为影视集团主席,都显示着俞永福的不凡,且是相当的锋芒毕露。
这种锋芒毕露不仅仅是体现在面上,更是在一定的战略和执行上面——加入阿里巴巴之后,他接手过高德、阿里妈妈等新业务,效率极高且风格鲜明:在短期内迅速厘清业务架构,并给出下一步的战略和打法,带领团队坚定地执行。
这不,在11月1日,俞永福就通过内部邮件分享了他对阿里巴巴文娱集团的思考,其中就包括明确的战略和打法:
战略:他认为要用做实业的心态来做好文化娱乐业务;
打法:要建设“2+X”的业务矩阵实现板块内部的协同。
“2+X”业务矩阵,即“两个用户平台引擎(UC,大优酷)+各专业纵队”。将大优酷事业群和新移动事业群作为两个用户平台引擎,充当内容的连接和服务者,阿里影业、阿里音乐、阿里文学、阿里游戏等垂直内容机构做为各垂直领域的专业纵队,中后台拉通成中台矩阵,以此减少低层次重复建设,释放专业资源,更强力的支持前台业务发展。
一个锋芒毕露的领导者,加上锋芒毕露的战略和打法——阿里巴巴大文娱板块的业务整合势在必行,真正的实现“一张图、一颗心、一场仗”。
三、阿里影业打响大文娱整合头炮的原因
俞永福出任阿里巴巴影业集团董事局主席,这表明其对大文娱板块的整合已经进入新阶段——他开始着手布局“2+X”中的“X”,阿里巴巴影业成为他接手的第一只专业纵队。
这也是显示出阿里影业在大文娱板块的战略意义:文化娱乐产业属于内容产业,而影视又是内容产业中门槛最高,难度最大但又最为重要的领域。
按照俞永福爱打硬仗、擅长攻坚的风格,他将阿里影业作为专业纵队整合的第一站也就不难理解。阿里影业成立至今有两年多时间,在邵晓锋的带领下,从一家传统的影视内容制作公司转变为基于互联网的全产业链平台公司,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截至目前,阿里影业对电影产业链上下游的布局在业内首屈一指,内容制作、互联网宣发、娱乐电商、线下院线、人才培养、国际化等领域都有基于长远的战略投入。
投资领域:阿里影业相继与二十一世纪福斯、日本圆谷制作株式会社等海外制作方有过项目合作。2015年,阿里影业参与投资的《碟中谍5:神秘国度》全球票房超过6.82 亿美元。
内容制作:主控的电影项目《摆渡人》将于年底上线,该片聚集了华语电影的顶尖人才,包括王家卫家卫、梁朝伟、金城武等电影界知名人士;11月20日,又宣布阿里影业宣布将与国际级金牌制作人大卫·海曼合作,打造一部世界级的奇幻电影巨制《猫武士》。阿里影业的内容制作实力正在不断加强。
互联网宣传:合一集团(优酷土豆)、阿里音乐、新浪微博等,使阿里影业在线上渠道的优势尽显,来自阿里巴巴集团的一系列动作,似乎标志着母公司对阿里影业业务推进做着一定的扩充和支持。
娱乐电商:阿里影业还充分利用阿里巴巴集团的电商基因,与合作方展开更多形式合作;由阿里影业负责开发的《碟中谍5:神秘国度》周边衍生品销售额已超过1000万。
线下院线:2016年5月用10亿投资的大地院线、1亿元收购的杭州星际影投,不仅打通了电影的营销环节,还将其最终落实到影片的发行排片领域。
人才方面:2015年10月,阿里影业启动“A计划”电影人才培养计划,将在未来3年投入10亿元,在全球范围内挖掘扶持青年电影人。2016年11月8日,阿里影业和上海戏剧学院宣布达成合作,联合探索影视艺术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各自投入其领域内优质的资源,用以助推中国影视娱乐产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基础设施升级换代。
国际业务方面:阿里影业的运作能力能更加突出,2016年10月9日,阿里影业还和斯皮尔伯格的Amblin Partners达成全面战略合作,阿里影业通过收购成为Amblin Partners公司的战略股东之一,双方将在投资、联合制作、衍生品合作及宣传发行领域展开合作。不仅如此,《猫武士》搭上国际金牌制作人大卫·海曼,以及斯皮尔伯格、安东尼·拉默里纳拉等国际电影大咖的合作,与意大利著名导演吉赛贝·托纳多雷的签约,联合开发制作新的电影项目。阿里影业的一系列重磅举措受到全行业的瞩目。
四、阿里影业将有何变化?
仅用了两年时间,阿里影业就从成立到初步建立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影视“全产业链”。而俞永福接任阿里巴巴影业集团董事局主席后,阿里影业将继续依托阿里巴巴大文娱板块的优势资源和协同效应,未来一方面可以通过大优酷事业群和新移动事业群触达和服务更多用户,另一方面可以与音乐、体育、游戏、文学、数娱等其他专业纵队横向协同,获得更多助力。
其一,内部资源的合理化利用
由于大文娱各业务板块多为收购而来,由于历史原因各版块之间难免有业务上的交叉和重复,合理分配内部资源,降低不必要的损耗为阿里文化娱乐集团成立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合一影业和阿里影业,前者为优酷旗下子公司,承担电影的宣发和制片工作,去年参与了《师父》《解救吾先生》《万万没想到》等热门电影的制作,而后者阿里影业业务范围不仅有传统电影制作,亦有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售票平台淘票票以及粉丝众筹平台娱乐宝,阿里影业业务更多倾向于传统影视行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
但随着优酷全面成为文化娱乐集团业务矩阵的两大引擎之一,优酷在阿里文化娱乐集团的定位已经清晰,合一影业和阿里影业之间也必然要进行新一轮的定位和资源分配。
关于合一影业和阿里影业的定位,业内人士表示前者会更倾向与网剧制作,而后者则是打通整个产业链的大银幕制作。
2015年腾讯成立两大影视公司:企鹅影业和腾讯影业。彼时便有媒体观察者认为,由于双方所属部门不同(前者属OMG部门,后者为属IEG部门),造成了部分业务沟通的不顺畅,如为提高收入IEG旗下腾讯影业所出品电影显然更愿意将版权卖给出价更高的外部视频网站,在商业面前内部腾讯视频并非第一选择。
两大影视公司虽然业务逻辑不同,但在调配和消耗大腾讯资源方面却是一致的,1+1在此并不见得会有大于2的效果。
在此之前,阿里影业和优酷之间也是有此风险和隐患的。而随着文化娱乐集团的成立以及“2+X”矩阵的确定,合一影业与阿里影业要打破原有的业务隔阂,成为整个文化娱乐集团生态的有组成部分。
重新对内部多个产品线进行定位和梳理,这也是文化娱乐集团成立的初衷之一。
其二,加强影视IP战略
IP成为近年影视行业的热门词汇,去年至今相当部分高票房电影均属IP性质:《大圣归来》《寻龙诀》《左耳》《魔兽》以及最近正在热映的《我不是潘金莲》,文学、游戏等内容形式融合度明显增强。
换言之,影视行业的生态触角已经向上延伸至文学和游戏等内容领域,游戏和文学内容平台也纷纷成立影视公司以将IP价值挖掘充分。今年老牌游戏公司蓝港也成立蓝港影业,加快游戏IP向影视方向延伸的步伐。
在俞永福的文化娱乐集团版图中,不仅有影视内容制作和发行机构阿里影业,亦有垂直内容的孵化机构阿里文学、阿里音乐以及阿里数娱。这也意味着,在集团负责人坐镇下的阿里影业,接下来会加快相关内容IP的发现和挖掘工作,打通影视IP的上下游,全面提高阿里影业竞争力。
其实IP化运作一直是阿里影业的战略之一,12月23日上映的《摆渡人》便是改变自同名热门小说,原作者张嘉佳担任导演,阿里影业为其匹配了监制王家卫、主演梁朝伟、金城武等,原内容创作者张嘉佳在此深度参与了影视制作的整个环节。
对于阿里影业而言,其接下来需要与各业务线之间进行IP的深度合作,未来机遇和挑战并存。
其三,宣发的产业链的完善
上个周末冯小刚就《我不是潘金莲》微博发文,以潘向金莲口吻向王建林的万达院线诉苦,并掀起与小王总思聪的一轮PK。事情发展至今,万达院线并未因为冯小刚的控诉而抬高电影排期,北京CBD万达厅在11月22日也仅有6个场次排期。
经过此事,电影院以及院线经理仍然掌握着电影核心宣发资源已是毋庸置疑的,这自然意味着此前希望仅靠售票平台来完成影视宣发的规划已基本是难以走得通的。
阿里影业在此处醒悟较早,在2015年,邵晓锋便主导了阿里影业对粤科软件、博纳影业、大地院线的一系列并购。在发行层面,阿里影业已经开始进行全行业的渗透。
当然,当线上售票平台成为用户选择影片的主要通道,线下院线经理对影片的发行的绝对控制权是有所稀释的,毕竟尊重用户喜好,提高上座率才是院线经理考虑的主要问题。但对于影视发行而言,谁能在线上线下乃至整个发行生态中获得足够的资源,谁也才能真正赢得移动互联网格局之下的影视未来。
俞永福掌舵阿里影业之后,其应该会在以下两方面完善发行的产业链布局:
以高德地图、UC浏览器等强入口平台为流量支持,继续加大淘票票的线上售票市场份额;
与华谊、光线、博纳等在资本和业务上已多有交叉的院线、宣发公司合作,强化线下发行资源,线上线下齐头并进,完善影视发行生态。
在此次阿里文化娱乐集团的资源整合优化过程中,阿里影业显然是生态融合的既得利益者,随着俞永福亲自操盘阿里影业,阿里影业从中获得全方面的资源配合已是必然。
图片来源:找项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