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中德合作将开启智能制造产业的新一轮革命,并将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落到实处。那么,此前的国家智能制造三个工作组成立大会则是为我国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在政策与产业发展各项利好指标带动下,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将取得长足发展。
智能制造是制造业新的生产方式,推进智能制造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要加强智能制造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着力解决发展中的共性和基础问题。
中德合作开启新革命多路径协同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9月1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主办的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项目经验交流会在上海临港举行。会上正式揭晓“2016年首批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项目”。全国有14个合作项目入选,涵盖了产业合作、标准化合作、示范园区合作和人才培养合作四个领域。如果说这一次中德合作将开启智能制造产业的新一轮革命,并将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落到实处。那么,此前的国家智能制造三个工作组成立大会则是为我国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8月22日,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协调推进组、总体组和专家咨询组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大会在北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还举行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总体组揭牌仪式,并召开总体组第一次全体大会,审议了该组的工作章程和2016年工作计划。同时,专家咨询组对2016年智能制造第一批标准立项建议进行了技术审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大会上发表了讲话。他指出,智能制造是制造业新的生产方式,推进智能制造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要加强智能制造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着力解决发展中的共性和基础问题,按照“市场牵引、以我为主、多路径协同推进”的发展思路,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智能制造发展道路。
核心领域步入产业化重大智能制造设备取得标志性成果
虽然与工业强国相比,我国智能制造发展水平还有差距,标准建设还比较滞后,标准缺失、交叉重复、行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还比较突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智能制造推进的速度和质量。但就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智能制造产业还是取得了一定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核心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进入产业化阶段。目前,我国智能测控装置和部件在仪器仪表、包装和食品机械、工程机械、环保机械、重机、印机等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核心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进入产业化阶段。其中,仪器仪表领域、包装和食品机械领域发展较为突出,但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整体技术水平依然较低,关键核心部件亟待突破。
机器人企业通过海外兼并合作整合产业链。国内机器人厂商频繁与跨国企业和研究机构合作,以完善自身生态圈布局,逐步成长为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并且部分企业已经开始探索商业模式创新,以并购合作方式引入海外先进技术和丰富经验,构建机器人生态圈,向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设备取得标志性成果。目前,我国已在石油石化、机械加工、食品制造等领域的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设备取得标志性成果。
各领域企业向人工智能领域渗透,着手在细分领域应用方面寻找新的增长点。受政策扶持、配套供给和技术融合驱动,各领域企业加速向人工智能领域渗透,重点攻关细分领域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逐渐成熟,企业开始将布局热点由技术研发转为细分领域应用,寻找新的增长点。
高屋建瓴谋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呈现“四化”趋势
在政策与产业发展各项利好指标带动下,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智能制造装备将持续呈现出自动化、集成化、信息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其中,自动化和智能化是智能制造装备的重要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装备能根据用户要求完成制造过程的自动化,并对制造对象和制造环境具有高度适应性,实现制造过程的优化。
当前,智能制造装备正向技术集成、系统集成的方向发展,主要体现在生产工艺技术、硬件、软件与应用技术的集成及设备的成套,同时还体现在生物、纳米、新能源、新材料等跨学科高技术的集成,从而使装备得到不断提高和升级,甚至发生深刻变化。
此外,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融合,将为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带来巨大的、甚至是革命性的变化。将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嵌入”装备中,实现装备的性能提升和“智能”。设计及制造过程的数字化、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最终目标不仅是要快速开发出产品或装备,而且要努力实现大型复杂产品一次开发成功。
面对资源、能源的压力,使国内各装备企业必须考虑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全生命周期中,对环境负面影响极小,资源利用率极高,并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而绿色制造便是提高智能制造装备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和降低环境排放的关键途径。
图片来源:找项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