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可谓人工智能的元年,尤其是AlphaGo和李世石的对决,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人们对人工智能前所未有的关注。人工智能的第三次浪潮究竟会是怎样一种形态,会不会像前两次一样很快就退潮?人工智能到底是产业大潮,还是概念的泡沫?我们对人工智能的未来的预测是否过于乐观?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不能站在预言家的角度,而是应该用事实说话。围绕这些热点,11月23日,在科大讯飞2016年度发布会上,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先生进行了专业解读。
▌人工智能第三次大潮已切实到来
1956年,人工智能这一名词在美国Dartmouth会议上被定义出来,由于当时的理论和模型只能解决一些非常简单的问题,人工智能很快就进入冬天。第二次浪潮出现在80年代,但后来也破灭了,因为人们发现它离实际生活还很遥远,这也是由于当时运算能力的局限。
今天的第三次浪潮是以深度神经网络为基础,依靠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源源不断的收集各种数据,以目前的时间节点来看,人工智能的第三次大潮已经切实到来了,它已经不再是一个概念,而是可以进入各种行业。
今年3月9号,在AlphaGo和李世石对决之前,几十家媒体采访科大讯飞,问我们的预测,当时我们就很坚定的认为机器一定会领先,因为它后台的算法是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应用,而这方面科大讯飞早已在很多领域取得了非常好的应用效果,这种算法带动了和它相关产业的持续创新,也推动了人工智能第三次大潮的到来。
深度神经网络基本理论框架在2006年被提出来,科大讯飞第一个把它用到语音识别领域,并且异军突起,持续从算法创新到应用创新以及数据迭代,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令人兴奋的成果。比如全球语音合成大赛,今年比的是英语合成,包括小说和故事,要求语音声情并茂,难度极大,加上IBM年初就指出人机交互在十大技术突破中排名第三,各方对语音合成的关注度非常大,但即便如此,科大讯飞再次在一堆国际顶尖研究机构中夺得第一,把英语合成技术做到了超过普通人说话的水平,我们在全世界是唯一一家,而且蝉联冠军11年,代表了中国创新企业崛起的水平。
我们的语音转文字能力也全球领先,即便在不联网的单机情况下也能达到90%的准确率,全行业迄今为止只有科大讯飞一家。我们可以在3-5米、5-8米之外,用语音和机器人、智能家居自动交流,可以多人对话,上下文可以语意相关,可以随时随地打断,我们由此定义了万物互联时代的语音交互标准,并推出了人工智能交互平台--AIUI。
国际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语音识别比赛,叫“chime国际语音识别大赛”,今年这个比赛几乎全球顶尖机构全部参加了,科大讯飞在所有三项指标中都是全球第一名,准确率已经做到97%以上,在噪音环境下,我们的错误率只有2.24%。这些识别技术真正推动了整个产业的革命和创新,到目前为止,根据宝马、奔驰这些国际大厂的测试,汽车时速超过100公里并打开空调,这样的噪音环境下,目前只有科大讯飞的技术能够对语音做到正确识别。(语音识别)我们不光有英语,还有维语、藏语、日语和韩语,未来我们要把世界主要语种全部放进去,这都是在践行我们创业之初就竖立的“让人类乃至人机信息沟通无障碍”这一理念。
在机器翻译领域,2014年科大讯飞在机器翻译方面取得突破性的历史进步,参加了国际口语翻译大赛并取得全球第一。2015年,在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组织的机器翻译大赛中,我们依旧是全球第一。
▌这个趋势不可逆转,事关所有人
人工智能经历了计算智能,机器人能算会存到感知智能三个层次,未来,人工智能的核心是认知智能,而以语音和语言为入口的认知计算,是人工智能的必由之路。在认知计算领域,我们过去一年来取得令全球瞩目的成绩,在国际知名的认知智能测试大赛上获得全球第一名,这个比赛是英语、汉语、西班牙语三个语种同时上,我们的获奖对中国人工智能历史有标志性意义,中国人在人工智能领域不是科普、科幻或者所谓先知角度的感性判断,而是在踏踏实实的做理论创新。
我们的机器阅卷已开始推广,在今年上海的4、6级考试,江苏、湖南等地的高考和研究生考试中,机器在学习500份专家改过的卷子后就可以改其它几十万份卷子,超过了人工,而且有效保证了公平公正。我们的技术在医疗行业也同样适用,机器可以学习顶尖医疗专家的知识和已有病例,他就能超过全科医生,给我们的医疗带来巨大福利。在法律体系里,当机器学习了大量的司法大数据后,效率和准确度甚至可以超过人工判案。随着技术的不断进展和迭代和进步,人工智能将来能达到一流专家水平,超过90%的普通专业人士,这就是我们面临的时代的趋势。
这不仅仅是科大讯飞的判断,我们可以看看各方面的分析。去年10月麦肯锡的报告认为,将来45%的知识活动可以被自动化,鼎鼎有名的《科学》杂志给出的判断是,到了2045年,全球50%的工作岗位将由机器替代,而在中国,这个数据将会是77%。也就是说未来30年内,在中国每4个工作中会有3个由人工智能替代。这是《科学》杂志今年年初的预测,以今天的进展来看,这个时间将大幅度提前,所以人工智能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企业或者是一个行业的事,而是事关每一个人,这个趋势不可逆转。
▌人工智能时代,巨头再难血洗行业
在人工智能+的时代,各行业会有什么样的不同特点?科大讯飞研究院经过分析,把它分成三种状况:第一种,所谓的信息完全输入的状况,在这种状况下,得到一个输入就可以充分准确的得到相应的输出,像语音转写,安保时的人脸识别等,这些领域机器将来可以完全替代人工。
第二种,仅有当前的输入信息还不够,还要有经验判断,还要有常识,还是要有不断迭代的专家知识,是人和机器耦合的,比如说教育,机器不可能替代老师,而是帮助老师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帮助孩子减轻课后无效的重复学习,还有医疗,学习顶尖医疗专家的知识,并不断逼近它,这是需要人和机器耦合的。
第三种,没有输入做支撑,主要靠创意和想象力,像今天艺术大师所做的成果一样。机器可以做图、画画,可以写诗,但是还达不到艺术的标准,还是要靠人类的灵感和想象来做。
从这三块来看,第二种状态集中度非常高。未来的人工智能可以是无所不在的一个后台,处处为我们服务,也许今天他只能做10%的服务,但是机器可以学习,3个月后可以做到20%,三年就能做到80%甚至90%,这就是迭代学习,背后是几百万人的不断使用,机器不断的学习、迭代。
未来的世界,是由顶尖专家和顶尖管理者协同管理人和机器联合体的未来,人类的工作会越来越多的被机器代替,我们被释放出来,做更有创意的事,这是我们认为的人机协同机制。在这样的机制下,人类智慧大爆炸时代正在到来,人工智能未来可以精准的满足个性化需求。未来,在万物互联时代,手机也许会变成眼镜,手表,钮扣,胸针,因为任何设备都能联网、交互,与每一个人的审美情趣和穿戴习惯有关。
在人工智能时代,各个细分领域的创业者更容易成功,他有自己独特的创意,独特的品位和感觉,就能打动独特的人群,很难被其他巨头用资金、数据和入口血洗出局,创业者拥有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不再像原来的windows因特尔时代,以及像现在的安卓和ios,一两个产品品类可以统天下。
各国政府也在高度关注这个趋势,今年1月,日本正式提出超智能社会的发展规划,美国11月正式出台了人工智能产业规划,而且专门出了一本教育美国民众如何面对人工智能未来生活的专门规划,两本产业规划包括科技产业、人文和伦理。
在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把科技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个大框架下,今年4月8号,在工信部的指导下,科大讯飞领衔,我们跟华为等众多企业一道发布了人工智能深圳宣言。这个宣言特别强调,第一,人工智能首先必须强调源头技术创新,在核心技术上拥有话语权,你才会在未来的产业布局上具备优势。
第二,必须强调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第三,必须有标准体系。讯飞平台上有21万家合作伙伴,几千种品类在研发,未来如何使这些设备互联互通,节约投资,避免浪费,标准体系是当务之急。
当然还有法律法规和道德伦理,这是必须考虑的。刚才提到过《科学》杂志的预测,当人工智能时代全面到来,旧的工作岗位被替代,新的岗位还没有创造之前,社会财富很有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由少数顶尖人工智能公司集中创造,社会的财富分配体系,救助体系和法律保障是什么样的,今天就应该考虑。在今年两会上我给张德江委员长当面汇报的,我提交的人大议案核心就跟这个有关,因为人工智能时代全面到来的时间会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快,我们要做好准备。
道德伦理比较好理解,将来人工智能是服务人类的,不是颠覆和主宰人类,我们在伦理和人文上有一系列要研究的地方。我想强调的是,人工智能绝对跟每一位社会民众,每一个企业,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是密不可分的。全球的产业都面临着转型升级压力,但这也是动力和机遇,中国推出中国制造2025这一行动纲领,对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和产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指南,我们认为,中国制造2025一定要跟人工智能匹配在一起,否则未来的产业效率以及产业水平将远远跟不上时代的需要。
过去30年,我们创造了经济上的奇迹,但在全球产业链上是处于价值链的低端的,未来30年,如果我们抓住人工智能产业机遇,我们将在全球价值链中有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如果我们丢掉人工智能话语权,我们将继续给全世界打工,这就是我们面临的现状,所以一定要把人工智能和中国制造提到双能驱动、并驾齐驱的战略高度,要让人工智能上升为真正的国家战略,这不是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的事情,事关国家和民族全局。在人工智能第三次大潮到来之际,希望我们能够齐心协力,精诚合作,共同用人工智能改变世界,谢谢大家。
图片来源:找项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