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最具标志性的,是一件件“大国重器”的诞生:从“复兴号”高铁首发到“长征火箭”划破天际,从摘取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到国产航空母舰下水,从国产汽车行驶神州大地到新材料研发突破占据全球市场……大国重器承载着的是国人的梦想,凝聚着的是中国的智慧,彰显出中国制造不断增强的实力。在5月28日举行的2019数博会“大国重器 智变未来”智能制造论坛上,来自航天、航空、船舶、轨道交通、汽车、机械等行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围绕“大国重器的智能化之路”各抒己见,共同探讨如何用智能制造助力“大国重器”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助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制造”崛起跨界创新现生机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脊梁,是强国之脊,是提升中国国力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国制造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当下的中国制造正处在提升核心竞争力、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关键时期。当前要牢牢把握工业互联网、5G、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制造业带来的新机遇,要坚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汇集社会资源,集合多方力量,加强协同创新,推动全球技术要素和市场要素科学配置,促进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发生根本性转变。
巨大的市场、完备的产业基础、国家始终坚持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发展、一定的技术基础、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独特优势。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研究员臧冀原指出,我国与发达国家在新一轮革新技术上的机会是平等的,在新的赛场上与世界各国同场竞技,这就是机遇,将为我国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增添动力。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李勇表示,制造业服务化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智能制造的发展和应用是一个不断演进的技术和工程创新的过程,也必将是一个推动制造业乃至整个经济转型的过程。新的生产业态必然创造出新的生产、经营、服务模式。在这一进程中,传统的界限将被打破,跨界创新展现出巨大的生机。
“面对产业变革的新态势,必须认识到挑战与机遇并存。”李勇表示,改革开放40年,中国制造业一路披荆斩棘,成为“全球工厂”,并逐步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行列。与此同时,高增长下面还隐藏着生产管理粗放与制造效率低下等问题,这成为我国制造业走向高质量发展必须迈过的一道坎。他指出,应对这样的挑战需要广泛的合作,需要跨学科的研究开发,需要跨行业的企业合作,需要高校、研究机构、产业、金融机构以及政府的通力合作,同时还需要全球范围内的联动与配合。
聚焦场景应用 提高制造业附加值
论坛现场,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研究员臧冀原围绕“我国智能制造的发展态势”,对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本内涵和技术路线进行了详细阐述。臧冀原表示,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业,必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地推进,特别是我国的中小企业,更要在扎扎实实打好数字化的基础上进行智改升级,以制造业的繁荣支撑国家的繁荣和强大,托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以“智能”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价值,中国制造业正在不断努力。论坛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张霖以《智能制造中的建模仿真技术》为题进行了现场分享。张霖表示,“大国重器”基本都是复杂的产品,用传统的理论方法和实验方法很难解决建模问题,仿真技术建模就成了见效最快、最具价值的手段。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模仿真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变得越来越重要,甚至直接影响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建模仿真也从过去的单元仿真、集成仿真转向智能仿真。这是一个高度灵活、云边融合、个性化、智能化的工业互联网系统。为此,中国工程院把模型工程列为重要的研究方向,构建了基于云和服务的仿真技术模型,为中国智能制造系统建模仿真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富士康科技集团战略及智能制造高级顾问吴琪,讲述了富士康从工业2.0到4.0的智能制造转型实践和思考。2013年,富士康提出要达到工业4.0并为此进行积极的努力。此后,富士康对企业的生产线、生产车间、人员管理、运营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智能化改造,这让富士康的生产效率实现了极大提高。因为亲身参与到这场智能制造的改革中,对此,吴琪深有感受。在吴琪看来,要让中国工业产业的竞争力得以提高,必须有更多的自动化创新产品,设备商需要在生产工艺、流程、整体技术上进行改造,以此让制造业的附加值得以提高。
美的集团美云智数副总经理陈昕乐则分享了美的在工业互联网应用实践中的体会。作为营业额位居全球前列的家电企业,美的从2012年开始探索机械和自动化领域。在美的的数字化转型中,公司主要将思路集中在用户端和客户端上,通过了解用户需求,对零散的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已经构建了1000多个应用场景,整理了100多个指标和2000多个预警规则,实现了从依靠人工管理、经验管理、流程驱动到数据驱动的转变。
把控数据安全 打造工业新生态
“发展是安全的前提,安全是发展的保障。”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认为,当“中国制造”走向“智能制造”,对网络安全的把控必须同步推进。为此,要加强核心技术的安全把控,不断增加供应链的安全性、可控性和透明性,构建起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才能让中国制造真正在全球的竞争中实现领跑。
“智能制造由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最关键的是数字化。”戴尔科技集团应用咨询部董事总经理余晨表示,当制造业进入智能时代,中小企业更多时候可以通过平台化的方式来协同生产。近年来,戴尔正在着手打造纵横集成的智能制造平台,希望通过供应链协同,让智能制造形成产业集群,让更多的中小企业从中受益。
“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虹信通信副总裁唐家武分享了5G时代中小企业“智慧工厂”的打造之路。唐家武表示,5G时代的到来,有可能让“掌上工厂”成为现实。打造智慧工厂,首先需要在工厂内部实现智能化,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不断向有意愿有需求的中小企业推广。
长虹集团软件服务中心副总经理毕可骏就集团聚力数字化转型,打造工业新生态进行了阐述。毕可骏表示,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目前长虹已经在合肥、四川绵阳、江西景德镇、浙江嘉兴等地建立了智能制造基地,营造了资源富集、多方参与、合作共赢、协同引进的区域制造新业态。未来,集团希望与更多的企业合作,在研发设计、供应链配置和生产制造等环节赋能,推动产业发展,打造工业新生态。
论坛现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刚、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向隆君、中国中车集团中央研究院主任刘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张霖等与会嘉宾还就企业如何选择工业互联网平台,如何将AI、边缘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在企业进行落地应用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嘉宾表示,对于智能制造的探索,既要兼顾效益和成本,又要从企业本身的需求出发,不断满足和解决企业的现实需求,通过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 ”,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助力我国制造强国建设。(记者 杨赞)
来源:人民邮电报
图片来源:找项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