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保险公司股东的经营内容来看,国内股东多为各路财团,经营项目百态兼具,而从国外来看,则主要是一些保险巨头,或者是金融集团。这些企业都怀惴赚钱的梦想闯入保险业,然而在经营过程中,因种种原因,婚变不断上演。
去年四家公司“改名换姓”
依据保监会披露显示,并结合交易所披露部分险企股权挂牌信息发现,去年已有约30家险企发生过股权变更,3家公司因股权转让数额较大出现控股股东更替,进而更名。生命人寿股东未变,但随着集团化推进,更名为“富德生命人寿”。
其中,寿险公司包括海康人寿、中荷人寿、泰康人寿、长城人寿、合众人寿等约20家,占71家寿险总数近三成;安信农险、渤海财险、信达财险等约10家财险公司发生股权变更。
在50%:50%比例的合资险企中,中海油转让海康人寿50%股权,由同方股份(600100,股吧)接盘去年9月,中荷人寿外方股东ING退出,由法国巴黎人寿接盘;中国东方航空(600115,股吧)集团将其所持有的国泰人寿半数股权转让给上海陆家嘴(600663,股吧)金融,股权转让完成后公司已更名为“陆家嘴国泰人寿”。
随着上海国资改革进入关键期,上海国际集团今年以来转让了持有的安信农险、大众保险股权。中国太保受让了上海国际集团、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合计持有的安信农险34.34%股权;史带补偿及责任保险公司连续受让了上海国际集团、上海城投集团及其下属公司等股东转让的股权,最终使史带系持股超过九成,大众保险顺理成章更名为“史带财险”。天平车险则在去年完成与安盛在华子公司安盛保险合并,并更名为“安盛天平”。
合资婚变不断
很多合资寿险公司在成立之初,中方股东与外方股东持股比例为各占50%。截至目前,打破原有50:50比例限制的公司已经有10家左右。这些寿险公司中,通过股权转让,大部分打破了最初的比例设定,即一定要有一方股东处于控股地位,如银行系进驻,再如部分民资系进驻。
记者梳理27家合资寿险公司股权变化情况,27家中有14家公司发生过股权变化(最多有三度转让,两度更名)、2家正在寻找着意向投资方。换句话说,仅有11家合资寿险公司从开业至今没有变更过股东,而这11家中,有5家为近五年才设立的公司。
合资寿险在中国市场发展已接近20年,最早设立的一批如1996年的中宏人寿,最新设立的一家如2013年的徳华安顾。截至目前,共计28家外资寿险公司在国内开业,除友邦保险外,其他均为合资公司。
但合资寿险公司在国内市场发展仍有难度,根据保监会公布的最新数据看,28家合资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合计仅为4.7%。合资寿险公司发展缓慢,中外股东频繁变更、战略摇摆不定是关键因素之一。
从合资公司刚成立时的股东属性来看,多为石油、航空、矿业等国企、央企与发达国家的成熟保险公司以50:50的比例进行合资,如中信集团与英国保诚、中油财务公司与意大利忠利保险、中粮集团与英国英杰华保险等。
而从变更之后的股东属性来看,中方部分国企退出,转由大型银行和民资接棒者较多,如工行、交行、招行、同方股份、鸿商集团等。有七家合资公司的外资股东股权受到稀释甚至全部转让,包括美国纽约人寿全部退出,法国人寿、新加坡大东方(600327,股吧)分别让出一半股权等。
股权比例渐破
在合资寿险发起设立时,基本都按照中外资“50:50”的持股比例设定。但正是因为这样“势均力敌”的持股比例,加上国内与成熟保险市场完全迥异的环境,使得合资公司经营思路往往摇摆不定。
从股权变化表中可以看出,一些经营较稳定的合资寿险,尽管规模尚小但已经实现盈利,例如信诚人寿、中意人寿、中英人寿、中宏人寿等。其他50:50的寿险公司,通过股权转让,大部分打破了最初的比例设定,即一定要有一方股东处于控股地位,例如银行系进驻,工行收购金盛人寿60%股权,原股东法国安盛和中国五矿集团,都做了不同程度的股权让步;交通银行(601328,股吧)收购中保康联时,起初只是整体受让中国人寿持有的51%股权,不久后又从澳大利亚康联集团处受让了11.5%股权,即外资由原来的49%降到了37.5%。
再如民资系进驻,中法人寿原股东中国国家邮政局和法国人寿,都有退出意愿,长达数年谈判和竞价之后,由上海鸿商集团受让50%股权,九鼎资产受让25%,法国人寿则最终保留了25%。
“因为想要大比例持股,只有合资公司可以选,但50:50持股模式之下,有股权转让意愿的公司,大部分是双方经营理念不合,僵持不下的。”一位正在寻找寿险股权投资机会的机构人员说。
实际上50:50的比例很难突破,要么是极具渠道优势的银行资本,要么就是出价极具竞争力的民间资本,其他很难打破原有股权比例。
例如海康人寿,原股东中海油将50%股权转给同方股份,更名后的同方全球人寿,股权比例仍为50:50。再如中荷人寿和瑞泰人寿,这两家公司中外双方股东都分别转让过所持股权,除名称外,股东和管理团队也频有变动。2002年成立的中荷人寿前身为首创安泰。2009年其大股东首创集团将股权转让给北京银行(601169,股吧),2014年其另一家发起股东ING集团的股权转让给巴黎银行。
瑞泰人寿成立于2004年,2010年中方股东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将50%的股权转给国电资本控股,2013年,外方股东斯堪的亚公共保险又将50%股权转给耆卫人寿保险(南非)有限公司。
地方财团频频退出
一边是地方财团不断涌入,另一边却在无奈退出,地方系险企不断经历着股东的更迭。成立于重庆的中新大东方人寿接连卖股,近期再次挂牌转让股权。目前挂牌期限已到,市场传出,受让方将是恒大地产。这一事件折射出了地方财团投资保险业开始陷入困局。
“地方财团退出的主要原因就是对保险业并不了解,都以为保险市场是一片淘金的蓝海,但没有预料到期较长的盈利周期。”一位保险专家指出,险企要发展业务、增设机构都需要不断增资,这也对股东的实力提出较高的要求。
中新大东方人寿年度报告显示,成立近十年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累计亏损4.2亿元。
事实上,中新大东方人寿并非地方系险企面临困境的个例,地方财团转让险企股权不断上演。自去年至今年9月,已有9家地方系险企完成股权转让。除中新大东方人寿外,包括百年人寿、弘康人寿、渤海财险、吉祥人寿、锦泰财险、都邦财险、浙商财险、信泰人寿和利安人寿在内的8家地方性险企经历股权更迭。
一位保险高管指出,保险业专业性很强,属于一种特殊的金融产品,且属于负债经营,与传统行业经营差异很大。目前来看,越来越多的医疗、养老、投资类企业不断涉足保险产业。中新大东方人寿挂牌时也明确提出了入围股东的条件,要有经营健康医疗管理和投资运作方面的经验。
国际巨头或减或退
合资寿险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在不断下降。除光大永明人寿、建信人寿(原太平洋安泰人寿)已经改制为中资公司外,股权曾有变化的14家公司中,有7家的外资股权被稀释或主动退出。
其中包括法国安盛持有工银安盛的比例下滑到27.5%;澳大利亚康联集团持股交银康联的比例下降至37.5%;日本明治安田生命保险持股北大方正人寿的比例下降至29%,而在日本明治安田保险之前,美国纽约人寿已经完全转让出50%的北大方正人寿的股权(当时为海尔纽约人寿50%股权);新加坡大东方人寿持股中新大东方的比例下降至25%,日本生命保险持股长生人寿的比例下降至30%,法国人寿持股中法人寿的比例下降至25%。
从现有股权变动情况来看,外资寿险也逐渐分为三类:
其一,银行系。其借助银行股东的客户资源和渠道规模得以迅速扩张。工银安盛今年前8个月规模保费达到166亿,排名合资寿险之首,所有寿险公司中排名21;隶属银行系的还有招商信诺、中荷人寿、交银康联,加上改制的光大永明和建信人寿,都迅速实现了盈利。
股权一直稳定并与外方理念融合较好的,是21世纪伊始成立的合资公司。中宏、大都会和信诚人寿等为代表,重视并坚持培养代理人渠道,新成立的徳华安顾亦重点耕耘个险渠道。汇丰人寿在2013年停止了代理人渠道,专注于通过汇丰和恒生银行开发高端人群的保障业务。
新兴出现的是民资控股的合资寿险公司,这类主要集中在2008年之后成立的合资寿险公司,以及通过受让股权实现民资控股的公司。主要有复星保德信、北大方正人寿、中法人寿等。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民资的参与,有利于增加合资公司的投资渠道和资源,中方股东具有稳定现金流的融资项目,以及基础设施能源项目来扩大投资范围的优势,分散风险,提升收益率。
图片来源:找项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