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40年的改革开放,五华区通过出台科技政策和保障措施、增加科技活动主体的研发投入、壮大研发队伍以及扩大研发经费规模等举措,使五华区科技事业实现了从“基本跟踪、快速追赶”到“三跑并存、领跑并跑渐多”的跨越式发展,科技创新正在成为五华打造高品质核心区的有效途径。
科技腾飞支撑区域经济转型发展
作为昆明主城核心区之一,五华区科技、教育、人才、智力资源密集,聚集了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开放大学等10多家高等院校及物理研究所、705研究所昆明分部、昆明电器科学研究所、昆明冶金研究院等20多个科研机构,科技和知识产权工作基础雄厚。随着“互联网+”深入开展,基于移动互联、物联网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成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有力支撑,五华区区域内已初步形成以信息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相对集聚的发展态势,涌现出一批有地方特色、创新程度高的“领军”科技型企业。
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区,积极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支撑区域经济转型发展。
五华区科技专项经费投入稳定,1993年至2018年,累计受理区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申请985项,同意立项663项,安排科技项目经费4812万元。创新主体不断发展壮大,2017年全区是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从2009年的10家增长到2017年的133家,营业收入总计达到187亿元,净利润达到3亿元,上缴税款5.6亿元。科技双创工作成效显著,五华区针对科技“双创”设立专项项目资金,支持双创平台建设、高等院校科研人员创业和大学生创业项目。利用政策扶持红利,吸引企业投入到科创系列政策中来,全区获得各级认定各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8个,各级众创空间达到58个(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6个,省级众创空间20个,市级众创空间32个),孵化总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入驻小微企业及团队1000余家,带动就业过万人,销售收入超过4亿元,位于全省前列。
全新业态运作发挥资源配置优势
位于昆明五华区小康大道德润中心的产业园里,从23层至32层约2万平方米的区域中,坐落着进驻的十家高含金量科技企业,这里便是云南省首个人工智能产业园——云南国融智创人工智能产业园。作为五华区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试点企业,云南国融智创科技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充分利用非国有企业的资金、技术、管理、人才优势,聚焦人工智能产业,打造出一个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人工智能产业园,并以全新的思路、理念、业态和运作方式,实现五华区的创新驱动发展。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国融智创人工智能产业园已拥有通用识别技术实验室、区块链技术实验室、热视链新媒体实验室、互联网医疗实验室、智慧城市实验室和人工智能+“一带一路”实验室等多个前沿科技应用级实验室;并建成通用识别技术众创空间、VR/AR众创空间、大数据众创空间和智能硬件众创空间等多个战略新兴产业孵化培育基地。未来,随着高含金量企业的入驻,将进一步夯实人工智能的高精尖技术含量,以昆明为核心延展覆盖至全国及东南亚、南亚国家。
云南国融智创科技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若维表示,国融智创人工智能产业园的业态作为一种全新的模式,通过构建“人工智能+”产业化商业化实验室、人工智能领域企业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结合产业资本、产业人才汇聚的平台,聚起一批在新兴行业内具备一定影响力和实力的企业构建企业总部基地,立足云南拓展全球业务。产业园下一步将在转化中心的基础上,为五华区内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服务。
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今年,五华区政府与云南省科学技术院正式开展战略合作,并于2月份在五华区政府签订了五华区政府与云南省科学技术院的合作协议、五华区科信局与云南国融智创科技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和云科院共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三方合作协议、五华科技产业园与云科院共建“云南省科技入滇成果转化孵化服务基地”合作协议。战略合作将以五华区社会经济发展重大需求为导向,借助云科院资源优势,在科技孵化器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建设、区域专项规划、科技平台建设、科技人才培养引进、科技对外合作交流和科技扶贫等方面开展合作。
今年5月,五华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正式挂牌。这一举措表明未来三年五华区将以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为抓手,着力促进传统产业和技术提升,关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重点、难点、热点技术问题,承担建设、运营县域科技成果转化。从而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形成规模效益,提升科技与经济的相互促进力,加快县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来源:掌上春城
图片来源:找项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