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去年医药行业增速首度跌破10%的“寒风瑟瑟”,今年的数据似乎看起来要光鲜得多,“回暖”的声音也悄然响起。然而,真的是寒冬已过?根据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1年到2016年一季度,样本医院监测有销售额的企业数量和药品批文数量持续减少,这说明医药行业的转型阵痛仍在继续。
转型阵痛持续存在
2011年是业界公认的医药行业“黄金十年”的转折点。此后,药品招标、医保控费等政策日益严峻,持续压低行业增速。尽管如此,既往政策大多集中在市场端,而在研发、生产相关环节,除了新修订GMP,似乎没有太多动作。
直到2015年的“药审风暴”打出临床数据核查、一致性评价、药品生产工艺核查等组合拳,再加上两票制、营改增,GMP和GSP飞行检查频率加大,医药企业开始经历前所未有的监管和市场高压环境。在这样的形势下,未来医药行业的转型剧痛将持续存在。
中国医药行业的集中度过低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此无须多言。我们坐拥十多亿人口、医药市场规模位列世界第三,可是4000余家药企中,即使领军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水平也与跨国企业相去甚远。除了技术实力外,不得不说,大量的小、散、乱企业和早年的低门槛品种挤占了太多的市场空间和医保资源。“浅水不养鱼”,这些过剩的低端产能的存在,既阻碍了行业和企业的发展,也阻碍了公众获得优质健康产品。
去年“药审风暴”监管升级,一批志存高远的优秀企业对此抱有乐观态度。他们相信,只要是一把尺子卡下来,最先撑不住的肯定是小散乱企业。淘汰了过剩产能,淘汰了“神药”和“高返点”,提升了行业标准,净化了市场,未来的机会将留给真正创造价值的企业。
政策理应赢得掌声
任何国家的行业政策制定不可能脱离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我国医药行业当前最大的国情就是产业集中度低和同质化产品大量存在,因此,药品监管部门通过监管政策大刀阔斧地去除落后产能,是符合国情的做法。
当前药品监管部门的魄力,毫无疑问应该赢得更多的掌声。医药产业的进步不在于政府撒多少钱,立多少专项,开发多少新药,而应该真正改善行业的发展环境和土壤。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势必不可得。
所以我们看到,在监管标准提升下,辅料、药学和临床CRO等行业赢来了越来越多的机会,企业开展每一项工作更为谨慎。相反,没有信心做好的企业,也在越来越多地理性考虑退出。这些其实都是行业向好的迹象。有了这些基础,待到生态真正得到改善后,创新自然也会水到渠成。
强身壮体待远行
真正的变化总在不经意间。《2015年中国医院医药市场的机遇与挑战》报告指出,“由于合理化用药的逐步规范,中成药、抗生素、肿瘤及大输液类产品的增长大幅放缓;而糖尿病、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等慢性病领域产品的增长相对强劲”。这样的情形,也许正是未来规范医药市场的征兆。
在国家快速发展30年后,公众的消费观念和实力已经升级。今年被热炒的抢购“日本神药”就是最好的例证:新兴的消费群体愿意为真正好的产品支付更多的溢价,只要国内企业做得出好药就一定有市场。今年,我们还看到了医药行业海外并购的爆发,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产品,也看到国内越来越多的小微创新企业在开发诸多优秀的项目——不仅仅有各种改良型的产品,还有高大上的创新药,这些都是行业未来的希望所在。
阵痛意味转型升级,意味着我们正在快速成长。预计未来的3~5年内,医药行业都会处于盘整期,行业增速的数字好不到哪里,也坏不到哪里。对我们而言,其实没有必要过多为数字的波动欢呼或焦虑。
借用权威人士对中国经济表达的观点:我们完全可以对表面的增速放缓有着更高的容忍度,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改善行业和企业的基本面上,净化行业的生态,提高企业真实的竞争力。
如果我们做好了这些,暂时的春寒料峭孕育的必然是万紫千红,中国医药行业自然会迎来真正的春天。
图片来源:找项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