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3日前印发的《2019年成都市产业功能区建设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提出,将产业功能区作为成都市重塑产业经济地理、破解“大城市病”、重构战略竞争优势的重要抓手,着力解决产城分离、同质竞争、公共服务不配套、基础设施不专业等现实问题。
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是全省打造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的主支撑,居成都66个产业功能区之首,也是成都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主支撑。作为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核心区和引领区,2018年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如何持续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高质量建设?
12日,从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局获悉,今年,高新区将按照“一个产业类别就是一个主题城市社区”原则,统筹规划建设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创新创智、成果转化、总部经济和职业教育7大产业社区,加快建设产业活力强劲、城市品质高端、服务功能完备、宜业宜商宜居的产业新城,实现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建设持续发展。同时,今年拟实施项目41个,其中重点促建产业化项目20个,基础设施配套项目21个,计划总投资约1090亿元。
以既有龙头企业或单位为依托
规划建设7大产业社区
“成都高新区以产业发展为核心,持续完善产业生态圈。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内已聚集了京东方、英特尔、华为、联想、深天马等行业龙头企业,已形成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雏形。”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发展,高新区围绕电子信息主导产业,梳理具有发展比较优势和产业前景的特色领域,梳理产业生态圈和生活城市的功能支撑,以既有龙头企业或单位为依托,以生态圈建设为牵引,划片规划建设了7大产业社区。
了解到,成都高新区将以英特尔、德州仪器等为依托,打造集成电路产业社区;以京东方等为依托,打造新型显示产业社区;以富士康、戴尔等为依托,打造智能终端产业社区;以华为成研所等为依托,打造清水河创智产业社区;以高新-成电无线众创空间为依托,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活力社区;在绕城内、西芯大道北侧片区,打造企业总部和商务功能产业社区;在绕城内、西芯大道南侧片区,打造电子信息人才和行业配套软件产业社区。
“产业功能区就是要通过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吸引集聚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物流等要素高效配置和聚集协作,形成集生产、研发、居住、消费、服务、生态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城市社区。”据介绍,成都高新区将以生态圈为引领构建产业集群,增强产业竞争力,提升产业附加值。同时,还将构建创新生态链,提升产学研联动水平,加快创新驱动转型,提升职住平衡度和公服配套质量。
“高质量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要同步推进配套公共服务项目建设。”该负责人说,成都高新区还将按照生活城市标准打造主题城市区域,完善购物、休闲、娱乐等商业配套设施和教育、医疗、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生活便利度和舒适度,营造有利于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聚集的优良人居环境。同时,遵循本土文化、特色风俗打造主题城市区域,依托城市发展脉络,挖掘城市文化,凸显城市韵味,壮大产业文化,让产业具有城市文化熔印,真正成为城市名片。
先行启动清水河创智产业社区建设
打造产城融合先行示范区
《工作要点》提出,产业功能区将成为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体系的载体。“依托电子科技大学,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成都高新区已先行启动清水河创智产业社区建设。”上述负责人介绍,该产业社区位于清水河两侧和西源大道与绕城高速交叉口周边片区,用地面积约为6平方公里,主要聚焦下一代无线通信产业,计划3-5年内建设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和资源优势的无线通信产业高地。
了解到,该产业社区将以“电子科大(科技创新)-无线众创空间(创新孵化服务)-华为成研所(产业研发聚集)”为轴构建全生命周期的创新链,实现创新驱动转型;以清水河为轴完善商业、居住、休闲等全方位商服配套,按照“15分钟生活圈+15分钟工作圈”规划,实现产城融合提质升级;从职住平衡、生活配套、景观提升、交通系统四个维度导入城市设计模型,打造成为研发聚集的创新活力区、宜居舒适的品质生活区、绿色健康的公园生态带。
以项目投资强化产业功能区建设实效,该产业社区规划了5个产业升级类项目,包括清水河产学研基地、华为5G创新研发中心、IC设计产业园、创新孵化器和电子科大系列科研创新项目等。其中,电子科大系列科研创新项目已在建,具体包括国防科技园、京东方—电子科大联合创新研究院、成电国际创新中心等项目。
此外,为推进功能区载体建设和配套公共服务建设,该产业社区规划了5个道路交通类项目、12个服务提质类项目和4个环境升级类项目。其中,天润路、西源大道、合作路等城市道路景观提升工程正在施工中;西区人才公寓在建中,并配套幼儿园、小学各1所,幼儿园预计今年9月完工。
来源:成都日报
图片来源:找项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