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工业4.0”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可以大幅增加产值及就业岗位,而并不用担忧机器换人带来的“危害”。而我国的《中国制造2025》则让智能制造的春风吹遍了中国制造的各个角落。这场产业转型的风暴中,谁能掌握契机,敢于突破常规,谁就能抢占一席之地。
我国的智能制造产业起源于“中国制造网2025”,而“中国制造网2025”是受德国“工业4.0”催生而来,我国智慧制造产业未来必将深度融合接轨“工业4.0”。在这场产业转型的风暴中,谁能掌握契机,敢于突破常规,谁就能抢占一席之地。
“中国制造2025”对话德国工业4.0
德国的工业4.0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的产物,核心是网络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更注重“工业”与“硬件”,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业革命。其主要优势体现在信息物理系统、中小企业作用、产业组织、标准先行和人力劳动的灵活性等方面,未来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短时间可能难以实现、网络安全问题、技术成本较高、高人工成本对竞争力的威胁、原有系统能否与工业4.0新系统结合以及信息孤岛如何打破。
当前,德国主导的“工业4.0”已是全球瞩目,而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局面始终是我国工业发展的痛点。在此背景下,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无疑是为困顿的制造业吹来了一股新风。“工业4.0”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可以大幅增加产值及就业岗位,而并不用担忧机器换人带来的“危害”。而我国的《中国制造2025》则让智能制造的春风吹遍了中国制造的各个角落。
谁在推动这场革命?
近年来,物联网的进化已经超出了“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的最初范畴,不可否认的是,物联网对“工业4.0”的发轫和进步非常重要。此外,通过使用先进的分析机制,大数据可以被转化为意义深远的信息,从而帮助企业达到它们既定的商业目标。云计算为公司提供了灵活并且价格合理的运营方式,帮助寻找和分析大数据的真正价值。而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则能让工业从保障安全转向自动化发展,工业软件、传感器等是实现工业4.0的基础。
当前,支撑“工业4.0”的各项新兴技术在我国已全部到位,我国“中国制造2025”的未来看起来非常明朗。工业4.0的影响虽然不是即时的,但相信在目睹了这样的上升趋势后,更多公司会希望把握时机进行投资,要不然,它们就要被这波大浪打在沙滩上了。
我国工业4.0之路势在必行
在全民追求“定制化”、“个性化”产品的时代,德国“工业4.0”应运而生。人口红利不再,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下,推进智能制造、促进产业升级转型,发展工业4.0成为我国的不二选择。
随着工业4.0概念已普遍为大家熟知,以及各国在资讯技术与互联网等服务网路的基础上愈趋成熟,制造业透过智慧制造技术完成技术领域的自我升级,谁能优先将资源服务化并重组,谁就能占据智慧制造的主导权。纵观全球“工业4.0”实施进程,美国和德国实施路径和逻辑相反,但是目标一致。美国是以GE、IBM这些公司为支持,侧重于从软件出发打通硬件;德国是以西门子、库卡、SAP这些公司为主导,希望可以从硬件打通到软件,两者的目标均是实现互联网和工业的融合。但我国制造业目前的状况发展不平衡,因此要走软硬兼重、工业2.0、3.0和4.0并行发展道路。
图片来源:找项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