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积分考核约束和积分收益激励下,我国汽车行业平均油耗持续下降,单车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减少,行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管理长效机制逐步建立,新能源汽车受重视度及市场占有率日趋提升。
根据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日前发布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实施情况年度报告(2021)》显示,2016至2019年,乘用车行业平均油耗年均降幅4.7%。今年第一季度,我国新增新能源车相关企业超过3万家,同比增长298%。
业内普遍认为,随着更为严苛的“第五阶段乘用车燃料消耗量标准”正式实施,将与不断完善的积分管理长效机制形成合力,继续推动我国传统燃油车节能减排,加快向新能源汽车和节能型汽车发展转型的步伐,进而对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支撑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产生重要意义。
“双积分”政策逐见成效
2020年我国减污降碳成效显著,空气质量得到总体改善。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率为87%,比2015年上升5.8个百分点(目标3.3个百分点);全国PM2.5平均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PM2.5未达标城市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28.8%(目标18%),均超额完成“十三五”目标要求。
2017年,工信部联合相关部门发布《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对乘用车企业设定燃油汽车节能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两个考核目标,对应设立“油耗”和“新能源”两种积分,以提升乘用车节能水平,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发展。
据了解,“双积分”政策要求汽车制造商销售一定比例的新能源汽车才能抵消燃油车部分的积分,如果积分不达标未抵偿负积分,则会面临暂领申报产品目录、停止部分燃油车车型生产或进口等处罚。
《积分年度报告》显示,在积分考核约束与积分收益激励下,行业企业普遍加大节能与新能源产品研发投入,行业平均油耗持续下降,新能源产品性能质量稳步提升,企业间合资合作节奏加快,产业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提高,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协调发展的市场化机制逐见成效。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愿景下,制定更加积极的节能减排目标,大力推动促进低能耗、低排放的传统燃油汽车研发和生产,以及向新能源汽车和节能型汽车发展,将成为“十四五”期间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化能源体系的重要课题。
加速车企转型升级
2020年6月22日,工信部等多部委正式发布《关于修改〈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的决定》,并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根据最新的“双积分”政策,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度、2023年度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10%、12%、14%、16%、18%。并新增“低油耗乘用车”概念,即2021年度、2022年度、2023年度,低油耗乘用车的生产量或者进口量分别按照其数量的0.5倍、0.3倍、0.2倍计算。
华昇能源产业研究院研究员田晓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后部分侧重生产燃油车的传统车企要想贴合双积分政策要求,转身压力会逐渐增大,新政在促使车企不断提升技术的同时,也将改变厂商产品布局的重心,以更加符合低碳发展的环保主旨。
此外,今年7月1日起,《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强制性国家标准将正式实施,该标准是我国汽车节能管理的重要支撑标准之一,也是落实《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举措。工信部指出,《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将与《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GB27999-2019)形成第五阶段乘用车燃料消耗量标准,共同支撑双积分管理办法顺利实施。
工信部明确,新标准旨在持续推动传统燃油汽车节能降耗,同时服务和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确保实现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最终达到乘用车新车平均燃料消耗量水平在2025年下降至4.0L/100km,对应二氧化碳排放约为95g/km的国家总体节能目标。
据此前乘联会的测算,若以2020年为基准年份,2021-2025年第五阶段标准(按4.0L/100km估算)实施期间将累计节省汽油1141.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748.5万吨。
“新国标将综合油耗测试标准从原先的NEDC转为WLTC,在数据更为精准、测试方法更加复杂的严格评定标准下,会更接近实际驾驶油耗与续航里程,也意味着燃油车平均油耗的达标门槛提升。”田晓认为,新国标实施后,将会促进厂商积极研发、应用高效内燃机、高效变速器、整车设计优化,以及采用轻量化等技术,并在一定程度上倒逼传统车企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从而带动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多元化发力提速,最终促进汽车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产业体系、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提供坚强保障。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图片来源:找项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