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梅花与牡丹文化创意基金会年会暨中国文化金融50人论坛(CCF50)新年峰会在京召开。中国文化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金巍阐述了新文化经济的三个特征:创新性、融合性、要素性。供朋友们参考。
1月14日,梅花与牡丹文化创意基金会年会暨中国文化金融50人论坛(CCF50)新年峰会在京召开。本次大会围绕“金融如何助力新的文化经济实践”展开研讨,由业内权威专家和学者共同献计献策。经济、金融、投资和文化产业各界人士一百余人参加了大会。
大会由中航国际交流中心董事长柴森主持。乐视控股高级副总裁、乐视金融CEO王永利,大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原所长姚余栋,盈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宁辰,中国文化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金巍,中国社科院产业金融研究基地主任杨涛,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原常务副主任张晓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王海粟,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韩复龄,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吴江等先后发言,就新文化经济背景下的文化金融发展阐述了各自的观点。
以下为中国文化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金巍发言实录: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大会的主题是“金融助力新文化经济实践”,提出这个命题的原因是:目前文化金融关注的范畴层次感不强,要么居于一隅,要么极度模糊。新文化经济和新文化经济实践概念的提出,有利于我们在研究视野和实践上都能够有个更明晰的认识。
大家都比较了解以新动能、新产业、新业态为特征的“新经济”,那么什么是“新文化经济”呢?事实上,新文化经济是新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前的文化经济形态有什么新的特征呢?我们回溯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文化经济的特征,我们发现过去所谓的文化经济,主要是以单一的文化行业、文化产业为中心的文化产业经济研究和实践,并相对保守和孤立地游离于国民经济体系的边缘。近一两年来,这一切都开始改变了。实践往往是领先于研究的,所以新文化经济是以“新文化经济实践”体现出来的,我们已经看到了新文化经济时代的来临。
新文化经济时代有三个特征:创新性、融合性与系统性,从这三个特征我们可以透视文化经济的三个层面,就是文化产业、泛文化产业和文化经济。
第一个特征是创新性。强调创业和创新的文化产业业态占主导地位,并以数字创意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标志。
文化产业是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硬实力,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文化产业为什么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我们已经观察到,文化产业发展目前处于“三元动力结构”阶段,文化、科技和金融作为产业发展的三个主要动力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文化创新也就是内容创新,需要科技创新也就是发展文化科技,需要金融创新也就是发展文化金融。
特别是,我们观察到,强调文化科技和数字技术的文化产业特征越来越明显。国家最近公布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规划,“数字创意产业”成为五大产业或五大产业群之一,这一调整具有很强的标志意义,这和文化产业有什么关系?有一点很明确,未来一段时期文化产业发展中,创新是最重要的主题。
第二个特征是融合性。泛文化产业和创意经济崛起,文化动力在非传统文化产业领域的作用开始显现。
经济新常态下,很多产业面临下行压力,需要转型升级,需要创新,需要增加新的竞争力。文化能够促进相关产业升级是有共识的,在出台的相关文件中可以看出,政府决策层对此有了一定的思想储备。
2014年3月国务院公布的《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是我国首个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所谓“相关产业”包括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建筑业、信息业、旅游业、农业和体育产业等七大产业,并首次提出“文化含量”的概念,要求“相关产业文化含量显著提升”,“相关产业的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明显提高”。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已经看到了蓬勃的文化创意融合性产业或泛文化产业的产业实践,我认为,这种实践正在促进可以称之为“中国式的创意经济”形态的崛起。
第三个特征是要素性。文化作为经济发展要素在产业层面凸显,文化经济实践成为两个文化经济研究视角的交叉点。
如果没有融合性产业的发展,我们可能在研究上还很难把经济发展的动力研究这个路径和文化产业研究这个路径结合起来。因为前一个是比较宏观的层面,是文化和经济的关系问题。文化产业正在逐步融入国民经济体系大循环,这加强了文化和经济的关系,也强化了经济发展要素的系统性,但这个系统中文化要素仍然是短板。
我认同“科技和文化是当前新经济创新发展的双动力”的解读,我们说供给侧改革,制度供给是供给侧改革的深层含义,文化或思想供给也是题中之义。文化和经济的关系比较形而上,那么文化的要素性不如从产业的文化动力问题入手。相关产业与文化创意的融合实践已经开始印证这种逻辑。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文化在各种产业层面的渗透,人们开始认识到,文化作为一种能够反复使用的边际报酬递增的要素投入大有好处,这种新文化经济实践,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研究和经济的文化动力研究两种视角的交叉点。
所以,从文化金融角度上,我们的关注重点也会有所变化,就是要关注经济形态的新变化,关注资本流向的新变化,要重点关注对促进新文化经济实践有意义的课题。这需要“宽窄结合”的方法论,就是文化产业统计口径要窄,文化经济实践视野要宽,我不赞成在文化产业统计上扩大化,但这不影响我们把文化创意融合性产业或泛文化产业的资本市场问题等也作为文化金融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事业顺利,谢谢!
来源:CCF50
图片来源:找项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