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下文简称《纲要》)正式发布,全省文化产业发展有了新的方向。
根据《纲要》,“十三五”期间,全省将构建“一核两圈三板块”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推进长株潭、大湘西、大湘南、洞庭湖等四大板块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根据部署,到2020年,力争实现文化和创意产业总产值7500亿元,增加值突破30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7%。
“一核三板块”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此次《纲要》中提出,全省将构建“一核两圈三板块”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一核”,即长株潭文化产业核心区。这对长株潭的文化产业发展而言,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机遇。根据《纲要》,以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三市为支撑,以“新技术、新平台、新体系、新模式、新业态”为战略导向,加快推进金鹰城大型全媒体节目生产基地、马栏山创意集聚区、中南数字出版产业园(基地)、快乐老人文化产业园、潇湘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将长株潭地区建设成为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东亚文化之都和世界媒体艺术之都。
“两圈”,即协同圈和联动圈。指以省会长沙为中心,从空间区位和高铁、高速公路交通联系上划分的两大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圈域。协同圈指以长沙市为中心,形成高铁1小时、高速公路2小时到达所在地级市全域的产业经济圈,范围包括岳阳市、益阳市、常德市、娄底市、衡阳市等。联动圈指以长沙为中心,形成高铁2小时、高速公路4小时到达所在地级市全域的产业经济圈。范围包括张家界市、湘西自治州、怀化市、邵阳市、永州市、郴州市等。
除了长株潭这一核,《纲要》还为另外三大板块提供了具体的发展路径。以湘西自治州、怀化市、张家界市、邵阳市、娄底市为主体的大湘西板块,将突出文化生态旅游、文化影视创作、体育健身、工艺美术、民族民俗文化创意设计等特色领域,建设成为全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以郴州市、衡阳市、永州市为主体的大湘南板块,将围绕红色旅游、新兴电子产品及电子商务,新兴轻纺及工艺精品、宝石、工艺美术品加工等产业,培育成为全省文化制造出口加工集聚区。以岳阳市、常德市、益阳市等为主体的环洞庭湖板块,将发展湘茶产业、休闲农业、水上观光、自驾旅游等产业形态,发展成为全省生态休闲文化产业发展试验区。
重点打造11个优势文化产业
根据《纲要》,湖南将构筑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重点打造11个优势文化产业。
这些优势文化产业分别是影视传媒产业、新闻出版产业、动漫游戏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演艺娱乐产业、工艺美术产业、广告会展产业、创意设计产业、印刷复制产业、体育休闲产业和虚拟现实产业。
为推进现代传播体系建设,湖南将科学发展、规范管理、确保导向,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
其中,以华声在线为平台,将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建设成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新型主流媒体集团,强化客户端“新湖南”作用;推动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成为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媒体集团,以“芒果TV”为统一平台,实现旗下各网络媒体在资源共享、技术分发等方面的底层融合;打造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融合发展的主流数字媒体集群,支持红网搭建省、市、县三级开放共享的党务政务云、宣传文化云、公共服务云、电商游戏云等“四朵云”建设,把“时刻”新闻客户端打造成拥有千万用户的新闻客户端;加快推进“体坛+”移动互联网体育生态圈建设,依托体坛传媒的体育媒体品牌优势和用户资源,着力打造国内第一、全球一流的移动互联网体育资讯和服务平台。
“文化+N”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区域结构失衡现象明显,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任务繁重,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有待提升。”针对融合发展,《纲要》提出“文化+”和“互联网+”战略。
“文化+科技”,加强对传统文化产业的技术改造,重点培育虚拟现实等新兴文化业态;“文化+金融”,建立健全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文化+旅游”,发展县域文化,打造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等特色文化旅游产业;“文化+制造”,鼓励文化企业与制造企业深度合作,促进文化创意和服务渗透到制造业产品生产、销售流通、宣传推广全过程;“文化+农业”,形成有文化特色的农业旅游新形态。
除了“文化+”,湖南将实施文化产业“互联网+”行动。依托湖南文化的品牌效应和内容优势,打造“网络湘军”,大力推动文化产业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融合创新,同时鼓励发展“互联网+高新技术+文化创客”模式。
同时,《纲要》提出将县域建设成为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助推全省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此外,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湖南将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水平、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动力、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文化惠民。
图片来源:找项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