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震泽镇政府上班的本地人王锦源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微信:对于生活在震泽的人来说,家乡就是蚕乡,乡愁就是丝绸。随后,这条微信被大量转发。如今,每当谈到蚕丝和丝绸,震泽人发自内心的喜悦和自豪便油然而生,丝绸已经成为震泽人共同的文化自觉。
2014年以来,震泽接连拿到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4A级景区、全国重点镇、国家建制镇示范试点、全国美丽宜居小镇、中国特色小镇等6块国家级牌子。特别是前不久,住建部公布首批127个中国特色小镇名单,震泽成为江苏仅有的7个之一,成功上榜。
“这是震泽多年来用心、用情做好‘一根丝’的最好回馈。”面对大量的赞誉,震泽镇党委书记陆斌却显得很“淡定”。3年连拿6块国家级牌子,有何秘诀?面对这样的问题,陆斌说,这是因为蚕桑、丝绸已经成为震泽人共同的文化自觉,催生着震泽人的文化自信,更激励着震泽人的文化自强,政府、企业、市民共同投入到丝绸小镇的建设中,共享丝绸小镇发展的成果。
文化自觉
干部有精神,丝绸让震泽人更荣光
11月18日,第十届震泽旅游文化节暨苏州丝绸小镇启动仪式将在新落成的太湖雪蚕桑文化园举行。十年磨一丝,正如著名编导刘郎所说,桑蚕的故事,其实就是震泽的故事;桑蚕之美,才是震泽真正的地标——如今,越来越多的震泽人,在谈到丝绸时都有一种自豪感,丝绸让震泽人更加荣光。
近年来,震泽镇坚定围绕“蚕丝古镇、科技新城、田园乡村”的发展定位,坚持走宜居、宜业、宜游、宜文的发展道路。“有了共同的目标追求,有了共同的文化认同,工作更加有干劲。”震泽镇经服中心工作人员姜志双告诉记者。
“城乡养老保险并轨”在全区率先完成、“美丽乡村”建设在各区镇领跑、“三优三保”提前一年完成落地规划……近年来,在各种各样的全区性中心工作中,震泽始终不折不扣完成任务,走在吴江前列,骄人成绩体现着执行力。
不仅如此,震泽还在全镇开展镇村干部述职述廉,亮成绩、找差距、比不足、促干劲;推行基层干部300分考核,用更精准评价、更精确考核,增强干部担当意识;推行机关新人“双选制”,在更开放的平台上做到人尽其才。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据震泽镇镇长陈琦介绍,今年,该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将从去年的4亿多元,增长到突破7亿元,同比增幅近50%。
文化自信
企业有干劲,千亩桑园将在震泽重现
经过多年发展,震泽已聚集太湖雪、慈云、山水、丝立方、辑里等为代表的上百家丝绸企业,拥有种桑养蚕、煮茧缫丝到织服成被的完整产业链,全行业年销售突破10亿元。在前几天的“双十一”中,震泽蚕丝企业全网销售额近2500万元,同比增长47%。
后天,在第十届震泽旅游文化节暨苏州丝绸小镇启动仪式上,新落成的太湖雪蚕桑文化园也将开门迎客。4000平方米蚕桑科技馆、300亩桑园……今后,市民和游客不仅能在这里观赏到太湖流域悠久的养蚕历史、蚕的一生、制丝工艺、拉绵制被、扎染刺绣以及丝品展示等,还可以游桑园、采桑果、品桑茶、喝桑酒,享受生态农家乐。
“我的家乡震泽是蚕乡,震泽如果没有人种桑养蚕,是件很可怕的事情。”太湖雪丝绸董事长胡毓芳说,正是这样的想法驱动着她的干劲。从设计建造到装修布展,蚕桑园仅耗时一年半。前不久,国家茧丝办主任陈国凯在蚕桑园调研后赞叹:“去年,一切还停留在图纸上;今年,就已全部落地,震泽人踏实的作风和显著的成效让人钦佩。”
蚕桑园不仅成功地产出了秋茧,还带动了当地很多农民重操旧业,倚靠园区种桑养蚕。“政企融合、共建共享。丝绸的‘根’留住了,我们有信心能够让千亩桑园的盛景在震泽重现。”陆斌说。
文化自强
小镇有规划,打造“一路两园三中心”
过去几年,震泽每年“双节”的名称都叫做“旅游文化节暨太湖农家菜美食文化节”,今年恰逢第十年,名称改为“震泽旅游文化节暨苏州丝绸小镇启动仪式”。
“十年,是一个新的起点,名称的改变体现震泽‘丝绸小镇’建设新的追求。”陆斌说。
今年10月14日,震泽入选首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而早在今年年初,震泽就委托浙江大学编制规划,启动丝绸小镇建设。
如今,伴随着富有民国时期风情的震泽老街“新丝路”,丝绸文化创意产业园和现代蚕桑科技园这对“姊妹园”,文化体验中心、湿地公园生态休闲中心、丝绸企业创意定制中心“三大中心”构成的“一路两园三中心”格局日渐成形,震泽正串联起散落在古镇、古街、古宅中的蚕丝记忆,打造一个专属于震泽的丝绸小镇。
下一步,震泽还将与苏州丝绸博物馆合作,联建苏州丝绸博物馆震泽展厅。震泽展厅将把苏州丝绸博物馆的优质藏品定期拿来展出,同时把苏州古老的漳缎、缂丝、宋锦和濒临失传的人工织机等引入震泽,把丝绸的“根”留在震泽。
图片来源:找项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