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对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历史稍作梳理,就会惊讶地发现,中国农业的古今之变与医药学的中西之别是个近现代以来的学术命题。在此之前,中国传统农业与医学基本上是沿着自己既有的理论体系与实践路径前行,在保障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身体健康方面功莫大焉。但是当人们开始使用西方的自然科学的学科体系与思维模式对它们加以审视时,就会发现中国传统的农业与医学虽不能以“现代科学”予以充分的认识与解读,但是它们在生产与医疗实践中是可以“古为今用”的。于是便有了古今农业与中西医药学的区分,这或是中国农业与医药学史研究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中较早起步的契机之一。
学术界有人认为,中国的传统农业社会,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已经发展成为非常精致的农业文明。在中国传统农业的既有生产结构中始终包含着自足性生产与商品性生产的双重要素,农民的粮食生产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而林特产、畜牧业、茶叶与丝绸生产在中国传统农业中具有明显的商品经济特征。这些商品性生产,或表现为《史记·货殖列传》中以营利为目的的规模化专业经营,或隐含在五口小农家庭里的男耕女织牧童结构之中。正是这些商品性生产构成了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的基础,并且支撑了历史时期著名的丝绸与茶叶贸易,使我们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对外经济交流中处于出超地位。即使到了明清时期,东方精熟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与西方初兴的工业化进程之间并没有拉开太大的距离、并没有形成显著的绩效差异,甚至在经济总量、人均财富与对外贸易方面仍具有某些比较优势。如果没有英国殖民者以“罪恶的鸦片贸易”去抵消贸易失衡并由此引起的鸦片战争,中国或将继续沿着其既有的路径前行并且孕育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近现代发展模式。在探讨中国近代化启动迟缓问题上,我们经常习惯于从制度缺陷方面寻找原因而很少从制度韧性方面去考虑问题。东方和西方在封建社会分别实行的是地主制经济和领主制经济,相较而言封建领主经济属于凝态结构而地主经济属于动态结构。能者升华不肖者瓦解,动态结构在客观上增加了农业经营的竞争性,促进了地主地主阶级的新陈代谢,“使封建经济产生了某种坚韧性,延缓其瓦解过程”(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下)。
我们惯常以保守落后与自给自足描述中国的传统农业,但是美国东方学者劳费尔在《中国伊朗编》中曾高度称赞中国人向来乐于接受外人所能提供的好事物。他说中国人善于“采纳许多有用的外国植物以为己用,并把它们并入自己完整的农业系统中去”,有人把它称之为农业进程中的 “拿来主义”。中国古代对域外嘉种美利的引进一直是持续不断的,而秦汉、唐宋和明清,无疑缔造了其中的三次引种高潮。经过风土适应的历练、技术改造的积累、潜移默化的文化接纳,这些引进的作物逐渐适应中国的生存环境,并且融入到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科技体系之中,逐渐形成有别于原生地的、具中国特色的新品种。历史时期域外经济与高产作物的引进,满足了中国农民的温饱性需求(养体性农业)与增收性需求(商品性农业),对中国农业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甚至影响了国民的饮食习俗,缘此而出现了生活的“胡化”倾向。值得注意的是,在最早接触西方自然科学的过程中,“中国面对西方并不自卑,也没有惊慌”,而且对与农业相关的科学内容受到了充分的关注。徐光启与传教士熊三拔合译的《泰西水法》,是一部介绍西方水利科学的重要著作,《四库全书总目》称“是书皆记取水蓄水之法”;由德国传教士邓玉函口译、王徵笔述绘图的《远西奇器图说》是我国第一部介绍近代欧洲机械工程学、物理学方面的专著。王徵据此制作转碓、代耕架等农业机械,“皆裨益民生”。
在晚近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中国农业也并没有选择替代型路径,而实际上走了一条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相结合的道路。一些非农行业的古代发明与创造,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已经被浩瀚的历史长河所湮没,在现代社会中已经难觅痕迹;而古代农业技术发明创造作为“活态”的农业文化遗产,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许多农业技术发明创造仍然被今人所利用,发挥着重要的经济与生态效益。中国传统农业尊天重道、因地制宜、农牧结合、精耕细作、用养结合的优良传统,既是独具特色的理论技术体系,也是弥足珍贵的科技文化遗产,更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思想文化观念与精神价值取向。只要农业仍然具有自然与社会再生产的基本特点,这些基本的指导思想与原则也就永远不会过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贡献率逐渐加大。现代农业给我们带来的高产、丰收与劳动力解放是勿庸置疑的,但是当我们在全力推进近现代农业的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开始重提家庭小农规模与遵从农业的自然再生产特点问题。他们反对把工业生产的方法套用到农业上,大规模集约化养殖动物、大规模单一作物种植、利用人工设施进行反季节种养等。大规模集约养殖,建立了许多动物“集中营”;大规模单一种植,带来了作物种质资源的消亡;人工设施农业,把田园变成了车间。最关键的是,由现代工业化农业所带来的能源与资源的耗费,土壤、水源、空气的污染,化肥、农药的超标,食品安全性的降低等,已经成为我们需要着力应对的紧迫问题。这难道就是我们当初的追求目标吗?这样的农业能否可持续发展?很值得我们深思。在这个时候,人们更多地追忆与回想起传统农业的诸多好处。
从学术与理论层面上去说,如果把现代化看作是一个发展与进步的过程,那么以现代化相号召,就可以激励人类从现实社会向理想社会的迈进。但是我们可能并没有仔细想过,所谓的现代化或是诸多有关人类历史与社会分期分类方法中内涵与外延最不确定的概念之一。从不同视角观察认识人类历史,就会形成不同特点的划分方法。这些划分的出发点是基于各自对应的研究领域,虽然可相互涉及、交叉,以为参照,但每种划分必须是最能体现本学科属性的分类体系。例如与社会文化史研究相对应的蒙昧、野蛮,文明时代;与科技、考古研究相对应的木石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机械时代;与社会政治形态研究想对应的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及共产主义时代;与神话研究相对应的伏羲氏、有巢氏、神农氏时代等。
从生产形态上讲,经历了采集渔猎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甚至后工业时代。也可以以时间为序列,把历史划分为史前时代、上古时代、中古时代、近古时代以及近现代等。仔细比较后我们就会发现,时间序列的划分方式除了建立了起历史的时态概念以外,本身并不能反映每个时代的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内涵。而且具体到每个时代,相对于之前皆可谓之现代,相对于之后则可根据时间长短或谓之古代、或谓之近代。我们所说的现代化一词大约产生于18世纪,其含义同样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经过较长时段的归纳与总结,我们认为一般意义的现代化,是指西方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这种变化包括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等各个方面的转变等。但是如果把现代化看作是一个发展过程,那么在它的不同发展阶段的所谓现代化的基本要素与内涵应该是有所区别的。
从18世纪到21世纪,人类文明进步实际上经历了经典现代化与新现代化等不同的阶段。经典现代化是指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新现代化指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过程。以上指标是以某些发达国家为参照而确定的,而大量的发展中国家有的迄今还没有实现第一次现代化,有的尚处在第一次向第二次现代化的过渡阶段。在欠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农业向现代化发展或为基本趋势,但是现实中占相当比重的仍然是传统的技术与方法。在生产实践中,由于需要较多的资金、技术、优良品种、农机具、化肥农药及农用设施的投入,现代农业除了在减轻农民体力劳动强度与增加粮食产量方面有些许效果以外,在投入产出绩效方面往往是不太划算的。现代农业即便享受着较多的惠农与补贴政策,但是在比较效益方面与工业生产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或是影响与制约农业发展的深层原因。
最后要说的是:我们不可能重回以前,但是我们也没有理由摒弃千百年来形成的优良农业传统。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之间的关系,应是承继关系而非替代关系。继承优良传统、发挥现代优势,这或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基本走向。
图片来源:找项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