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为何产量、库存、进口“三量齐增”?小农经济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么改?
日前,在清华大学两岸发展研究院举办的“一带一路”暨现代农业国际高峰论坛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前副组长陈锡文,对关系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三量齐增”症结:缺竞争力
2015年中国粮食产量12429亿斤,另有约500亿斤粮食缺口需要进口。但去年进口粮食高达2500亿斤。怎么回事?
陈锡文分析说,这种现象在过去几年一直存在。一方面我国粮食产量不断增长,另一方面粮食进口量也不断增长、库存量由此不断增长。这反映了两个尖锐矛盾。
一是品种结构不能适应需求。尽管总量增长,但一部分缺口越来越大、另有一部分却过剩,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大豆。去年我国进口大豆1634亿斤,约占进口粮食65%。
二是竞争力不够。科技进步不足和劳动生产效率低下,导致产品价格没有竞争力,这是最主要原因。除了大豆,其他一些重要品种也是如此。
“产得出来不见得卖得出去,于是只好进仓库。”他说,“在自身甚至有供过于求的背景下还需要进口800多亿斤其他粮食品种,就表明了这一点。”
四种力量推升中国农产品价格
2012年起,中国出现大量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现象。他认为有四个原因:
——农业生产要素成本上涨。土地、资金、劳动力价格快速上涨,导致农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2008年后政府最低收购价逐步超过市场价格。一些重要农产品如小麦、大米、玉米、大豆等,政府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价已明显超过国内市场定价。
——国际粮食市场价格下跌。以美元计,今年年初的价格和2012年底相比,小麦和大米价格大约下跌三分之一、大豆价格下跌40%、玉米价格下跌45%。一涨一跌,中国的粮食价格明显高于国际市场。
——人民币汇率总体上升。中国加快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今年年中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和2005年相比,上升了25%,这意味着以美元计价的国际粮食进入中国、折算成人民币后,价格下降了25%。
——全球经济疲软造成矿产品、能源产品等大宗产品价格明显下跌,不仅降低了大量消耗能源的农业的生产成本,也使生产燃料酒精的玉米、生产生物柴油的油菜子回归粮油市场。油价下跌还导致国际海运价格暴跌,进口粮食到岸价更低。
在多难选择中找到最优道路
陈锡文说,中国农业已迈过一个大槛,有能力基本解决自己吃饭问题,但当前的最大问题是数量巨大的农民今后到哪里就业、收入如何提高。
“我们做不到让中国人都吃外国粮,不仅是全球没有这么大的供给量,更重要的是让中国农民都不种地,国家怎么办?”他说,“必须在多难选择中找到适合中国自身农业发展的最优秀的道路,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
他说,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项改革本质上是要提高农业综合效率、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一大举措就是让农产品的定价主要由市场决定。
推进科技进步,创新经营体制
陈锡文说,农业科技发展不平衡,经济价值较高的瓜果、蔬菜、鲜花、盆景等技术进步非常快,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上技术进步不够。不仅要加快科学研究,更要把好的科研成果尽快推到田间地头,变成现实生产力。
他以大豆为例:去年全国大豆平均亩产247斤,全球约370斤。如果再不加快科技含量、提高效益,国产大豆很可能会变成大熊猫——只是为了保存点原种,没人愿意种。
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是另一个关键。陈锡文说,中国正在出现一种新的规模经营方式——利用先进的农业装备为更多农户服务。每个农户的地并不大,但只要创造条件让土地集中连片,照样可以用先进的农业机械,这种现象在很多地方都已普遍实现。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无人机喷药等就是典型代表。
图片来源:找项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