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4日,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主任梅松先生在中国传媒大学开展了“文化自信、文化创新、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意产业”的主题讲座。在课间,小编就文化创意产业的系列问题对梅主任进行了采访,在讲座最后的半个小时里,梅主任还与参与讲座的老师、博士生、硕士生等进行了交流互动。现将采访内容及部分交流互动内容整理发布,以期共同探讨学习。
嘉宾简介
梅松,北京市委宣传部副巡视员,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主任,经济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
曾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学习高级经济管理,在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学习高级公共管理。主要研究领域是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问:您曾经说过,创新驱动的核心有两个,一个是科技创新一个是文化创新,请问如何理解文化创新是促进新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由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所催生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五新”的综合。新经济的核心技术基础包含“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化、传感感应技术等。文化要素成为新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伴随着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文化不断地向经济活动渗透,给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软实力。当前,文化已成为影响地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日益明显。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五方面创新。推进文化创新,必将带来创新的文化、创新的氛围,带来观念的突破,大大提升文化的活力和城市的魅力。过去,关于文化创新更加强调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传承,如今,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文明,自身也在实践中与时俱进。
从文化创意产业的角度来看,生产方式从体制内发展到以市场调节,文化产品不断转型升级都属于文化创新;从文化内容的角度来看,过去流行的孔孟文化、乡贤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互联网时代,文化内容本身拥有了更加多元的形态,网络文学、网络视频所生产的文化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创新意义;从文化传播方式的角度来看,过去的媒介形式是通过书简、书籍传播文化,现在可以通过互联网、多媒体等形式更加方便的对文化进行传播。也就是说文化创新包括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内容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等内容。如今,创意、创新、创业“三创”已成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一大亮点,并涌现出100多家文创空间。比如,2016年5月至8月,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主办的首届北京市文化创意创新创业大赛,突出文化创新,聚焦小而优的文创企业,通过竞赛的形式,寻找文创产业最具投资价值的“未来独角兽”,其中,有100强入围项目,这些企业已融资2.02亿元,下一步将融资8亿多元,总计10亿多元。
问:在当前产业融合、科技迭代加速的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什么作用?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央和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十分重视,文化创新要有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文化创新的内核。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内生动力。比如:修齐治平、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具体来讲比如孟子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内容的发展是具有深刻的意义的。从产业角度看,“文化+”是推动产业升级和业态更新的重要推动力,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2015年北京市政府下发《北京市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15—2020年)》,这些政策都是旨在促进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体育、设计等行业间的融合发展,它们催生了新的文化产品、新的产业业态,产业链上下游和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态势也呈现了良好的态势。
近年来,北京发挥文化资源丰富和科技创新能力领先的优势,大力推进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取得了积极成效。软件、网络和计算机服务约占文化创意产业总收入的40%,排名第一。动漫游戏、数字出版、数字新媒体等新业态发展迅猛,成为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新亮点,有力地推动了传统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我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要吸收优秀的国外文化,并不排斥外来的先进文化。比如,北京市文化贸易额从12.65亿美元提高至2015年的30.28亿美元,年均增长10.2%;动漫游戏出口、图书版权输出和电影出口始终位居全国前列;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数量居全国之首,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此外,北京对外文化投资步伐也在加快,涌现出俏佳人、蓝色光标、完美世界、四达时代、华韵尚德、瀚海智业、华江文化、水晶石、时代华语、求是园等一批代表性优秀文化企业。据北京市商务委统计,近年来,北京对外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境外投资保持增长态势,投资额从2008年的1720.89万美元,到2015年迅速增长为78193.81万美元。也就是说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展示好中国形象,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问:产业融合为经济的转型升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前区域协同发展也呈现出融合发展的趋势,您认为这对“十三五”期间的文化创意产业将带来什么样的机遇?
区域协同发展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供给侧改革及文化创意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例,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带,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目前,从政府层面来看,三地文化部门签署了《京津冀三地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备忘录》,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签署了《京津冀三地文化领域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协议》《京津冀演艺领域深化合作协议》,并举办了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暨传统手工艺作品设计大赛等活动;从协会层面来看,三地签署了《京津冀三地文化产业协会框架合作协议》;从园区层面来看,66家文创园区代表共同发起并签署了《京津冀文创园区协同发展备忘录》;从民间团体来看,开始开展地方戏曲巡演;从企业层面来看,京津冀名胜文化休闲旅游年卡在三地同时销售,河北出版传媒集团、北京出版集团、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开启战略合作,三地的文化创意产业从不同层次、不同部门间开始融合发展,有助于优化文化创意市场格局。目前,北京的产业结构已经进入服务型经济为主的后工业化阶段,天津仍处于工业化阶段后期。河北尚处于工业化阶段中期。三地发展阶段不同,产业层次明显,互补性较强,具备产业协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北京的创意与科技优势、天津的项目与生产优势、河北的资源与人力优势,均可以在产业自身链条的向上和向下延伸中获得合理的整合与配置。同时,三地政府通过组联盟、设基金、搭平台、建载体、抓项目的方式推进文化产业协同发展。
问:您如何看待当下文创空间、文创小镇的建设?
文创空间、文创小镇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空间、新模式,有助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转型升级。目前文创空间的发展正处于孕育发展期,北上深三地发展最快。北京依托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丰富的科技创新创业资源,成为我国众创空间发展最快的城市。除北京以外,上海、深圳、杭州等创新创业氛围较为活跃的地区,也都成长起来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众创空间。文创空间的发展呈现低成本、协同性、融合性、便利性、全要素五大特点。同时,互联网巨头、地产商不断涌入,从业者更加多元化,包括阿里“创客+”、腾讯众创空间、优客工厂、SOHO3Q等等。另外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一批具有跨学科、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学生们需要具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精神,敢于去创业,自己先做市场主体,一边学习一边管理,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将自己创业的酸甜苦辣,化作对未来文化创意产业的提升动力。文化发展研究院的行业导师制度对于文化创意产业这种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有助于加强高校与企业、政府的沟通与交流、合作与实践。
创建文创小镇是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培育特色小镇的必然要求;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对于北京而言,创建文创小镇是疏解非首都功能,提升首都核心功能的有效路径;是打造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新优势的重要抓手。北京市于2017年正式启动“在郊区创建文化创意产业特色小镇,推动优质文化产业资源有序向郊区转移”的工作,分两期推进,力争到“十三五”末全市验收命名10个左右市级文创小镇。文创小镇建设不是行政区划意义上的规划,一般布局在交通便利的郊区,适当集聚产业和人口。突出功能集成,推进“多规合一”。规划面积一般在1.5-3平方公里,建成面积1平方公里左右,聚集人口3万人左右;原则上3年内完成投资额50亿元以上,文创产业投资占比不低于60%;每个文创小镇每年实现文创及相关产业收入20亿元以上,集聚一大批文创企业和文创人才。文创小镇的建设有助于发展“高、精、尖”产业,也必将带动经济模式的转型升级。
来源: 言之有范
需要进一步了解本文信息,请点击在线沟通或拨
打电话:010-52401598/52297285